两种臭椿病害诊及其病原菌生物学和病理学特性.pdf

两种臭椿病害诊及其病原菌生物学和病理学特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种臭椿病害诊及其病原菌生物学和病理学特性

摘要 两种臭椿病害诊断及其病原菌 生物学和病理学特性 硕士研究生:王教敏 指导教师:谭万忠付卫东 摘要 臭椿(Ailanthusaltissima)原产于中国,于18世纪作为观赏植物及药用植物传入北美。至今, 臭椿在美国从缅因州到佛罗里达,从西部到加利福尼亚的42个州都有广泛分布。现在已成为 美国重点防治的七种外来入侵树种之一。在入侵物种原产地寻找一种自然生物控制因子是国 际上普遍使用的防治手段,在中国寻找臭椿的生物控制因子是中美在生物防治领域开展的国 际合作项目之一,因此寻找臭椿病原菌、筛选其生防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们通 过广泛调查国内臭椿病害和在各地大量的采集臭椿病样,记录了臭椿白粉病、炭疽病、叶斑 病等多种臭椿病害;通过对臭椿病样进行组织分离,得到了30多株菌株。经症状观察和致病 性测定表明,引起臭椿白粉病和炭疽病的两种致病菌侵染性较强,导致臭椿发病最为严重。 本实验针对这两种病害的病原鉴定、发生发展规律及两种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接种条件、 寄主范围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臭椿白粉病菌诊断鉴定:白粉I籀(Erysiphales)属于专性植物寄生菌,通过气流传播,白粉 茵侵染臭椿植株后,在其叶片表面形成分生孢子梗,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植株外观呈白粉状。 菌丝体壁薄,有隔:分生孢子梗直立,透明,其上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生或串生,透 明,薄壁,单胞,细胞内具液泡,基部细长,近项部膨大,顶端有乳突,表面具横向排列成 环的微糙毛。分生孢子萌发产生初生芽管,初生芽管长到一定长度后形成次生芽管,并在交 界处易形成附着胞,由此固着予寄主组织表面,附着胞复杂多分叉,固着于寄主组织表面。 闭囊壳散生,形成至生长期球形,干燥后扁球形或双凸透镜形,直径144--一31劫m;长型附属 丝9~21根,针形,顶端尖削,基部膨大成球形,子囊10--一45个或更多,常为20~30个, 形,19--38.陬mx15--一25flm。依据臭椿白粉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及rDNAITS区段(GenBank 登录号为QQ!!塑垒Q)分子鉴定结果,该白粉病病原菌的无性时期鉴定为榛拟小卵孢 (Ovulariopsis guttata),有性时期为榛球针壳[Phyllactiniaguttata(Wallr.)L6v.】。 两南大学硕+学何论文 臭椿白粉菌分生孢子萌发与主要侵染条件:臭椿白粉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0~ 30℃,最适温度为20~25℃;湿度对分生孢子萌发影响不大,白粉菌分生孢子萌发的相对湿 件下的分生孢子增加光照,分生孢子可萌发,并且仍存在很高的萌发率。不同温度对侵染的 影响表明,10--一30℃均能完成侵染,15-20℃潜伏期最短,在20℃潜育期最短、发病率最高, 在10℃时分生孢子能完成侵染,但不产孢;分生孢子完成侵染的相对湿度(RH)范围为30~90%, 在RH为50%时,发病最快,在RH为40%时潜育期最短,超过90%时不产孢;12h光照/d最有利 于分生孢子侵染、潜育期最短、叶片发病率最高。光照时间超过20h/d不发病。 臭椿白粉菌田问致病力测定及野外发生动态:田间致病力测定结果显示臭椿白粉病在条 件适宜时,大约两个月即可从初侵染达到发病高峰,臭椿叶片病情指数可达75%以上。臭椿 白粉病每年6月在臭椿叶片上开始零星发生,初侵染病菌基数较低,发病较轻,随着病菌数 量的增加,环境条件的适宜,加之此期又是新梢迅速生长期,所以病情指数上升明显,造成 秋季的发病高峰;在8、9、10月份发病达剑高峰,至11月份,病害的发生仍比较重,但在后 期由于发病严重的叶片提早脱落和气温的逐渐降低,造成田间病情指数里下降趋势。依据 椿白粉病病情指数增长曲线的最优拟合模型,模拟所得到的病情指数0)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模型为:z=【1+(.1.4766e4).01仫)】3·锄1。 臭椿炭疽病菌诊断鉴定:臭椿炭疽病是一种叶部侵染病害,通过雨水传播,主要侵染叶 片,病斑散生,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正面黑褐色,背面浅褐色。病斑中部浅褐色至灰色, 边缘有褐色晕圈,病斑背面由于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常愈合成不规则大型病斑,可致病叶 枯死脱落,病叶经保湿培养后,可在病部产生带有刚毛的分生孢子盘。通过组织分离和纯化 得到了菌株SQD.1

文档评论(0)

jiuqie9573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