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光温敏核不系鉴定及培矮64s转xa21基因后代分析
._I■
●。■
致 谢
I■
本论文是在导师薛庆中教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设计、撰写至发表凝集了导
师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导师薛庆中教授三年来的言传身教示
_●L
以深深的谢意。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忘我的工作精神以及对学科前沿敏锐的洞察力
和孜孜不倦的科学作/xl时刻激励着我,将使我受益终身。同时衷心感谢陈爱华老师三
年来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的关心和帮助。
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衷心感谢农学系领导和师长张国平教授、石春海教授、税水
会教授等给予的许多关心和支持。同时衷一tL,感澍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朱立煌研究员,
翟文学研究员,赵彬博士提供了培矮64S转Xa21基因T.代种子和T,代秧苗,本校陈
志银副教授提供了气象数据。感谢好友郑安福三年来学习和生活上的热忱协助。
。o●●■●●_I●L
还感谢陆晓春博士,钱海丰博士,徐建红博士,张能义博士,张宪银博士,阮松林
博士,张恒木博士,谭军博士,李永春博士,万常照博士,冯英博士,付立忠博士,
刘庆坡博士,F日振涛硕士,方洪民硕士,朱慧琴硕士,赵一tL,爱硕士,季芝娟硕士,张
金峰硕士,奄海军硕士,富吴伟硕士和程仲毅硕士等的帮助。感谢农学97级实习生郑
钧晔,98级实习生蒋斯立,99级实习生蔡宇展的协助。在此,也对所有关心、支持和
帮助过我的人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我的妻子钟蕾女士和家人在我攻读博士学位期IBJg,1我的工作、学习所给予的理
解和支持!
陈 4\ 荣
0L●乙●L●●■●●■●_|●_|●●■●L●L 2002年5月于杭州I·华家池
。
_{lk
摘 要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是水稻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因素,也是两系杂交稻研
究的核心内容。本论文对此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着重分析培矮64S和新选育
的光温敏核不育系浙大247S在自然条件下的温度效应,育性转换特性;采用AMMI
模型,评价光温敏核不育系花粉育性稳定性,探讨光温敏不育系温度敏感性:测定几
l-|●_I●_I●一-●_J●L
个光温敏核不育系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初步鉴定淡绿叶为标记的粳
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及其杂种优势;探讨外源化学物质对籼型,乜湿敏核不育水
稻育性的效应;研究转Xa21培矮64S的遗传及其杂交转育后代植株的表现。邕要结论
f
如下:
1.日照长度对浙大247S和培矮64S育性表达的影响小,温度起主导作用,且同最
低温度对育性最显著,均属温敏型不育系;浙大247S和培矮64S的温度敏感期分别是
矮64S转换临界温度2000、2001年分别为25.28。C、25.74。C和1
25.66。C、25.79。C: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