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盐渍化改造区土利用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 摘要
摘要
目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响应已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
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全球气候日趋变暖、气候干旱、地表径流减少的背景下,研究土地利
用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对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
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等都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简单地评价了曲周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然后全面、系统地探讨了该区域地下
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结合地统计学和GIS揭示了浅层地下水资源的时空演变规律,并阐述了
变化原因,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定量评价了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对地下水位变化的
影响;最后利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对曲周县2010年不同供水量条件下的种植业结构进行了情景分
析.本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
地表水资源供水比重仅为10%左右,在曲周县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削弱。地下水资源是曲周县
最主要的供水源,农业用水是用水大户,其用水比重占到总用水量的90%左右.
势。粮食作物比重过大和粮食单产增加是曲周县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
1990年、1999年和2004年曲周县地下水平均电导率分别为1.67、2.94、3.14dSm-1,其中
1990—1999期间地下水电导率增加了1.27dS
特征均呈北高南低趋势.长期利用微咸水灌溉和过量施肥导致了曲周县地下水电导率进一步增
加.
3)通过浅层、深层地下水位同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地下水开采量是
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影响因子;气象因素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小.
4)曲周县2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在农业±地利用集约度的提高.夏粮面积,粮食
总产、粮食单产与耕地灌溉率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地下水位和不同农作物
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蔬菜瓜类、棉花的产量对浅层地下水位变化有较明显的
影响,小麦、蔬菜瓜类产量的增加是引起深层地下水下降的主要因素。
5)由2010年曲周县的种植业结构情景分析结果表明:不论优先考虑产值目标还是优先考虑
产量目标,农业可供水量都不能同时满足农业发展的两个目标.在无节水时,无论在何种保证率
下,社会,经济规划目标均不能实现.节水后,在最大供水量条件下,当满足产量目标,产值目
标只能达到规划的25.53%;当产值目标达到规划目标的76.74%时,产量目标的达标率仅为6.63
%.
关键词:曲周县;土地利用变化;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位;种植业结构调整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 摘要
Abstract
landuso/landcover been
of have oneoffocusesof
Hydrologicalresponses change change
global
research isthe ofwaterresourco.Withclimate
recently.Crroundwaterimportant
component global
and theeffectoflanduse on
warmingdrought,runoff
decreasingspecially,toStady change
res01n∞has has valuefor
groundwater important∞ienfificmeaning.Mor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