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坡地农复合系统景观边界土壤特征的研究——以陕西省永寿地区为例.pdf

黄土高原坡地农复合系统景观边界土壤特征的研究——以陕西省永寿地区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土高原坡地农复合系统景观边界土壤特征的研究——以陕西省永寿地区为例

摘 要 景观边界上发生的各种生态过程及生态效应正逐渐引起广大学者的极大兴趣,成为 生态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选取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刺槐林.草地、刺槐林.农田、 刺槐林带.农田3种农林复合系统景观边界为研究对象,沿垂直于边界方向设置水平梯 度样带,采用野外试验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边界上的土壤水分、养分、温度、 生物多样性等开展调查、测定。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移动窗口法、方差分析、主成分分 析、DEI判定法、回归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黄土区坡地农林复合系统边界上各种因子 的生态效应进行了揭示与阐述,对边界边缘效应进行了定量判定。本项研究旨在为本地 区农林复合系统经营、土地优化利用模式选择、退耕还林还草等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与指导。主要结论如下: cm cm、1¨20 (1)农林边界土壤水分的分布特征:雨后林草边界上各斑块系统O~10 土壤含水量的变异函数可以拟合成线性模型、球状模型或纯块金效应;林地具有重 cm土层水分 要的保持表层土壤水分的作用:林草、林农、林带边界复合系统¨110 的季节变化差异极显著;农林复合系统边界土壤水分比单一系统土壤水分稳定;可 以把土壤水分的年内变化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旱季亏缺期、雨季补偿期、春季相 对稳定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分含量具有一定差异,各斑块系统土壤水分 含量一般表现为在旱季与春季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在升高,在雨季随土层深度的增加 在降低;3种边界各分层土壤水分水平分布在旱季、雨季、春季呈现出不同的梯度 分布形态,表现为线形、波浪形、勺形、“M”形、“w”形等,林缘处一般为形态 cm深度具有明显不同的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变 转换的变化点;边界不同的分区0~110 化特征。 (2)农林边界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 表现为林地草地农田;不同类型斑块土壤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在不同季 节时间差异显著;不同类型农林边界土壤养分沿农一边缘.林水平分布特征表现为呈 ccv”、倒ccv,,或线形;沿样带梯度分布特征表现为呈“V”、“w,、波浪状等a (3)农林边界土壤温度的分布特征:林地斑块系统各层次土壤温度一般都低于相邻 斑块系统(草地、农田),土壤温度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6:oo左右;边界不同层次 i 土壤温度水平分布在日变化不同时间上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林草边界,林缘处土 壤温度在夏季处于中等水平,在春季处于最高水平;林农边界,夏季与春季林缘处 土壤温度都处于中等水平;林带边界,夏季与春季林缘处土壤温度都处于最高水平。 (4)农林边界生物多样性的分布特征:边界植物多样性最高的地方是在距林缘较近 的林内外的某一区域内;林草复合系统景观边界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为林缘林地 草地;土壤微生物在农林边界表现出明显的聚集效应。 (5)农林边界土壤生态因子间的耦合特征:6月旱季,在林草、林农边界上,5cm 深度土壤温度与0~10cm深度土壤水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O~20cm土壤有机质、 有效钾含量与0~10cm深度土壤水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O~20cm土壤有机质、有 cm cm土壤微生物数量与10 效钾含量与10cm深度土壤温度呈显著负相关;∞20 深度土壤温度、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相关显著。 (6)农林边界生态因子边缘效应的定量判定:对于林草边界,土壤水分、养分、温

文档评论(0)

jiuqie9573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