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土地用变化及其可持续性评价.pdf

黄河三角洲土地用变化及其可持续性评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河三角洲土地用变化及其可持续性评价

摘 要 土地利用变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是全球环境变化最显著的方面之一,它既受自然因素 的制约,又受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地域性,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 点之一。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膨胀、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生态环境 恶化和自然生态失衡,影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人们更加关注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可持续土 地利用的思想逐渐被各方所接受。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El=角洲之一,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黄河流域经济带的交汇点,有 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盐卤、地热等,同时具有巨大的湿地资源、丰富的海产资源、 广阔的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变化剧烈,成为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热点地区之一。通过对黄河三角 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可持续性评价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为该区域的土地利用提出政策建议,另一 方面可以为其他地区的土地利用提供借鉴和指导。本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土地 利用变化进行分析、评价,从而了解该区域土地利用状况,找出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针对土地 利用的特点提出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模式。 首先分析了影响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的驱动因子,认为影响该区域土地利用的主要有自然因 子和社会经济因子,自然因子主要有地貌、土壤、水文三大要素,影响土地利用的社会因子主要 有人口、经济发展、城镇化、政策等因素。这些因子对土地利用的作用方式与作用强度各有不同, 其中自然因子是土地利用的基础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主导作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 显著和深远的。 用结构空闯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等,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利 用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全面、综合的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是耕地、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 民点用地增加,天然草地大量减少,土地利用类型有向单一化发展的趋势,土地利用呈现出明显 的由沿海向内陆递变的梯度型变化。认为变化的原因与区域的自然条件、土地开发历史、土地后 备资源及社会经济条件有关。 随后,在可持续土地利用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模糊理论和网格空间数据的方法对黄河三角洲 土地利用系统进行了可持续性评价,通过分析评价,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系统整体上处于中等 可持续水平。并对这两种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认为基于网格空间数据的可持续性评价相对更精 确一些,在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时,可以以基于网格空间数据的可持续性评价为基础, 辅以模糊理论的可持续性评价为验证,两者结合作出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性的综合评价。 最后,在可持续性评价的基础上,提出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模式,即建立以“一个中心、一 条城镇带、四个城镇群”所构成的点、轴、群相结合的网络化城镇空间结构形态为节点,六个土 地利用系统功能区为主体的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模式。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可持续性评价,驱动力 Abstract isone ofthe Landuse thatisa mostdramatic change verycomplicatedprocess aspect global butalso use affectednot naturalfactors socialandeconomiconeshas change onlyby by changes.Land from becomethefocnsinthefieldofenvironmentalresearchhomeandabroadbecauseits and from andland comprehensionregionalcharacteristics.Especially1990’s,population’sexpanding

文档评论(0)

jiuqie9573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