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哈工大机械设计课程(授课老师:赵小力)第18+19讲.ppt
多油楔止推滑动轴承 12.7.2 自润滑轴承 自润滑轴承也称无润滑轴承,是在无润滑剂润滑的条件下,靠 轴承材料自身的自润滑性润滑的轴承,其磨损不可避免。故常 用磨损率低的材料制作轴瓦,如各种工程塑料、碳-石墨;而轴 颈用不锈钢或碳钢镀硬铬。 自润滑轴承的承载能力计算与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类似。 对于一般用途的自润滑轴承的承载能力,校核p值和pv值; 对于接触压强较低、相对滑动速度较高的轴承,需校核v值。 自润滑轴承适应性强、耐磨、经济,一般应用在低速重载工况条件下,或者是维护保养及加注润滑油困难的运转部位,可在使用时不保养或少保养。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的滑动部位,例如:印刷机、汽车、摩托车与农林机械等等 12.7.3 气体润滑轴承 ,摩擦特性系数,在转速极高(n>100000 r/min)时, 摩擦系数会很大,摩擦损失急剧增加,温升过高,粘度下降,将 引起轴承失效。对于载荷一定的情况下,可采用气体润滑剂来降 低粘度值。气体润滑剂也可以分为:动压轴承、静压轴承及混合 轴承,其工作原理与液体滑动轴承相同。常用的气体润滑剂: 净化后的空气:不需特别制造,用过后无需回收; 氢气:粘度更低,适用于高速场合; 氮气:惰性好使零部件表面不发生氧化生锈,适用高温场合。 常用于高速、摩擦小、高温、低温等场合,比如高速磨头、高速 离心分离机、原子反应堆、陀螺仪等尖端技术上。 12-8 润滑剂与润滑装置 (1)重载有冲击时的选择较高的粘度; (2)高速、轻载时选择较低的粘度 2.非液体摩擦轴承用润滑剂的选择 非液体摩擦轴承有的用润滑油,有的用润滑脂。这要用系数K来估计 当 时可选用润滑脂来润滑, 时则需用润滑油润滑 选润滑脂主要考虑载荷、速度和工作温度;对于轻载高速选择针入度较大的润滑脂;工作温度高时选滴点高的润滑脂。 1.液体摩擦轴承用润滑油的选择 初选粘度,定牌号,校核计算后再修正 最小油膜厚度不足,选高粘度 温升过高,选低粘度 二、润滑方式及润滑装置 选定润滑剂后,还要选择合理的润滑方式和润滑装置,才能实现最佳的润滑效果 用润滑脂时,一般采用间歇式润滑。 右图为旋盖式油脂杯,最为常用。 加润滑脂时将注油杯旋下,往里装满 润滑脂而后盖上向下旋入,将润滑脂 压入润滑部位。 有时也采用油枪注脂。 1. 脂润滑 用润滑油时,小型、低速或间歇运动的机器也采用间歇式润滑。 2. 油润滑-间歇润滑 油润滑方式有连续润滑和间歇润滑 油枪 油壶 注油杯 2. 油润滑-连续润滑 滴油润滑 油环润滑 浸油润滑 飞溅润滑 压力循环润滑 针阀式油杯 油绳式油杯 油环润滑轴承 非液体摩擦径向滑动轴承的计算条件 已知条件:轴颈承受的径向载荷Fr,轴的转速n,轴颈的直径d,轴承的工作条件。 设计任务:确定轴承的长径比L/d,选择轴承材料,然后校核 p、pv 和 v 値。 一般地,L/d=(0.5~1.5) 非液体摩擦轴承的计算主要是校核计算 一、非液体摩擦径向滑动轴承的计算 1.验算压强 压强 p 过大可能是轴瓦产生塑性变形破坏边界膜,而且一旦出现干摩擦状态则加速磨损。应保证压强不超过允许值 [p] , 即 MPa 如上式不满足,应另选轴承材料或增大L或增大d重算. [p]-许用压强,查表12-1。 2.验算 值 pv 值大,表明摩擦功大,温升大,边界膜易破坏,其限制条件为: MPa·m/s pv值不满足时,可重选轴承材料或改变L,改变直径d对pv值没有影响。 3.验算速度v 对于跨度较大的轴: m/s 二、非液体摩擦推力滑动轴承的计算 1.验算压强 MPa 2.验算pvm值 vm是环形推力面的平均线速度。 MPa m/s k—由于止推面上有油沟而导致止推面积减小的系数 三、非液体摩擦径向滑动轴承的配合 为了保证滑动轴承具有足够的间隙,又有一定的旋转精度, 需要合理选择配合,主要考虑精度等级和使用要求来选择。 12-5 液体动压形成原理及基本方程 液体摩擦轴承分为: 流体动压轴承 流体静压轴承 径向轴承 推力轴承 轴颈和轴承两相对运动表面间完全被一层油膜所分开 靠自身的条件产生动压油膜 靠外部的条件产生压力油膜 轴承座 轴瓦 轴颈 V 轴颈 轴瓦 M板 N板 润滑油 为便于问题的分析,作如下假设: 1)润滑油做层流运动。 3)润滑油与其接触的M、N板间无滑动; 6)润滑油在z方向没有流动。 2)润滑油是牛顿流体,不可压缩,且压力对粘度无影响,粘度 只受温度影响。 5)润滑油膜的压力沿膜厚方向(y方向)大小不变; 4)忽略润滑油的重力和惯性力作用; * 12.5.1 流体动压力的形成及承载原理 左面压强: 右面压强: 上面剪力: 下面剪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