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来自伊东的风.doc
来自伊东的风
摘要:2013年3月18日,建筑学中诺贝尔奖— 普利策奖发给了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这是第六位获此殊荣的日本建筑师。文章以伊东的代表作仙台媒体中心为列,从伊东丰雄的思想来源,仙台媒体中心创新的结构体系,建筑与都市之间的关系等多方面分析这一经典的作品。
关键词:伊东丰雄建筑仙台媒体中心流动空间
Summary: on March 18, 2013,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Nobel Prize -- Pulitzer prize issued by Japanese architect, toyo ITO, this is a Japanese architect won this award for the sixth. Based on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of the east of sendai media center, from the thought source of toyo ITO, the sendai media center structure system of innov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chitectural and urban multi-analysis the classic works.
Keywords: building the sendai media center toyo ITO flow space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前 言
2001年仙台媒体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将人们的眼光聚焦到仙台这个地方。自由的结构体系,透明的玻璃表面,都市与建筑的融合,整个建筑如鱼缸一样通透,结构柱如水草般自由摇曳。这样一经典的建筑作品是如何实现的,本文将从建筑师伊东丰雄的建筑哲学思想,建筑与城市关系,非传统结构中建筑师与结构师间的磨合等方面研究这一建筑。
1.思想来源
1.1 菊竹清训 “新陈代谢”
20世纪60年代,在日本著名建筑大师丹下健三的影响下,以青年建筑师大高正人,桢文彦,菊竹清训,黑川纪章为主要成员的组织成立,称为“新陈代谢”派。他们并不认为城市和建筑是静止不变的,相反他们认为城市和建筑是不断变化的,就像事物的发展一样,有生长,变化和消亡。这与日本的传统文化是密切相关的,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区,建筑并不追求永久,而是变化着的。菊竹清训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发起人,其早期代表作是的空中住宅。
1958年在菊竹清训为自己设计的空中住宅中,菊竹清训把住宅用承重墙支撑起主体并使之悬空,该建筑只有四片墙是混凝土的,主要卧室在楼上,一层为儿童卧室等辅助用房,因为儿童的空间会随着他们的成长而改变,甚至在他们长大成人之后可以取消,或改为其他的房间。在这一建筑中,菊竹清训把建筑看做一个可以变化的物体。随着时间的生长,消亡。
伊东丰雄在1965年东京大学毕业后在菊竹清训的事务所工作了四年时间,深受瞬时建筑这一理论的影响,如之后的作品银色小屋,风之塔等都是建筑随环境而改变的建筑,建筑随着周边的环境改变而改变。
1.2矶崎新
矶崎新和伊东丰雄两人都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城市的暂时性及复杂性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在1968年第14届
米兰三年展中展出了矶崎新的装置作品“电气迷宫”。多媒体的运用给人一种飘渺虚幻的感觉。
1991年在伦敦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举办的日本印象展是由矶崎新策展,伊东丰雄做了一个名为“梦”的装置,这是一个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装置,现代技术的发展为建筑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利用丙烯树脂这种半透明的材料搭建起来的曲线墙面和地面,设置很多台投影仪,将东京的图像投射到墙面,地面上。有种流动感,漂浮感。
2 仙台媒体中心
图1仙台媒体外景
2.1仙台媒体中心简介
从1994年建筑设计竞赛到2001年仙台媒体中心(图1)正式对外开放,无论对于建筑师还是关心这座建筑的人们,这座建筑带给人们是未曾体验过的感受。仙台媒体中心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单一功能的建筑,这座建筑包括一座图书馆,市民中心,视听馆等功能。整个建筑地面以上七层,地下两层。建筑师伊东丰雄曾说过自己的设计灵感来自家里的鱼缸,当他看到自由摇曳的水草和透明的水体时,他将这一感觉运用到建筑上,这一建筑主要体现伊东的TUBE”设计理念。13根如水草般的柱子,直通屋顶,将光线,风,自然引入建筑,这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建筑,而是将环境融为一体的建筑,自由流动的空间如水体一样,人们自由自在的在里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