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散堆积体UDEC模拟加固效果评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松散堆积体UDEC模拟加固效果评价.doc

松散堆积体UDEC模拟加固效果评价   摘要:以实际边坡工程为研究对象,对重庆三峡库区易滑地层奉溪路段松散堆积体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研究。在暴雨工况下,采用颗粒离散元UDEC软件对该类边坡建立未加固开挖与预加固后开挖的边坡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两种边坡模型,评价预加固技术效果。   关键词:易滑地层;松散堆积体;UDEC;数值模拟;预加固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三峡地区绝大部分高速公路路线是沿河谷陡坡和不良地质地段行进的,由于地质构造的作用,这些地段岩层节理较发育,且风化严重,在边坡开挖过程中难以保持自身的稳定性而导致变形坍塌。尤其是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边坡开挖速度的加快,致使支挡防护工序间隔大,边坡暴露时间长,使得边坡失稳问题更为突出。关键的解决方案是对受到开挖扰动等不利影响的高边坡预先进行稳定性判断,并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即预加固技术来限制高边坡的开挖或防止高边坡的进一步变形失稳[1,2]。   松散堆积边坡主要发生在平缓软硬岩层互层地区,分布在万州太白崖、云阳、巫山、奉节等地,其变形失稳体主要发生于边坡前缘,并在前缘堆积体内形成新的滑动面,而与堆积体与下伏基岩界面关系不大。本文即利用基于离散元法原理的数值计算软件UDEC[3],对奉溪路K40+050~K41+433段松9#散堆积滑坡体进行一级放坡,对暴雨工况条件下的抗滑桩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来评价桩加固稳定性和加固后放坡的效果。   2 工程地质概况   ① 地形、地貌   在建线路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大巴山前缘,鄂西山地的接壤地带,滑坡区所在区属溶蚀侵蚀地貌,地势总体特征北低南高,自然斜坡走向近东西向。   RK40+945~RK41+433段原始斜坡为崩坡积的堆积层斜坡,由于受到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作用,坡面形成流向近东西向的三条自然冲沟。该处为滑坡体的主要分布区;路外侧坡度面较顺直,坡度30°左右,该段占斜坡比例较大;后部为崩塌后形成的基岩陡坎,自然坡度约85°,主要受岩体内发育的节理控制,其高度一般在15m~20m不等。   ② 地质构造   奉节县~巫溪县位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东端,地质构造以褶皱为主,断裂欠发育。只在各褶曲轴部附近偶有伴随次一级走向断裂,大约以齐曜山基底断裂为界,北部地区属大巴山弧形构造带,褶曲轴受川东褶皱及南大巴山弧形构造综合作用,轴向从北西—南东向渐变为北东偏东,甚至呈东西向展布。南部地区褶曲轴向为北。   该区发育有一龙洞湾小向斜,分布在里程RK41+260附近,向斜走向基本与在建线路垂直,两翼产状变化较大,区内岩层层面泥质薄膜厚一般1~2mm,泥质薄膜细腻光滑,区内容易产生崩塌,之后在坡积作用下最终形成目前的地貌形态,同时也为滑坡滑动提供了物质来源。   ③ 地层岩性   经本次工程地质调绘及钻探揭露,参考区域地质资料,病害区分地层岩性有第四系残坡积成因块碎石土,覆盖在原始斜坡表层,坡面发育有植被、灌木,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三~四段(T1j3+4)灰岩。   ④ 水文地质条件   滑坡区属单斜构造,小溪沟为本区的最低侵蚀基准面,高程比病害区前缘低100m左右。滑坡区地形坡度27°~31°,利于地表水、地下水的排泄,但由于该区岩体节理裂隙发育,部分地表水下渗至风化界线或滑动面附近后形成地下水,以渗流方式排泄出来。   勘察区基岩为三叠系下统的灰岩,岩质硬,裂隙张开,局部有溶蚀、粘土充填,有利于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入渗,裂隙水贮存于基岩构造及风化裂隙中,主要受降雨补给,由于受裂隙水大部分具有补给快、流通快、排泄快的季节性特征,在雨季一般有较丰富的地下水,枯季一般无水,地下水贫乏,强降雨后见风化界线或滑动面附近有明显渗流痕迹。   3 计算参数及计算模型   奉溪路段松散堆积体滑坡为三峡库区易滑地层,其岩体主要参数(表1)可参照殷跃平等[4]的三峡库区重大地质灾害及防治研究调查分析报告,粘聚力、摩擦角的范围主要来源于李远耀等[5]研究的三峡库区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   表1 岩体主要计算参数[4]         利用离散单元UDEC计算模拟,考虑边坡高180m,长度为300m,崩坡积层为块碎石土厚最大厚度在34m左右,平均厚度在22m左右,在150m左右有一道裂缝,滑动面下为强风化灰岩,左右边界及底边固定,为了论证预加固的优越性,在模拟边坡的同时,对未加桩边坡开挖进行数值模拟,在右线按1:1放坡10米一次性开挖成如下图1,进行边坡稳定性模拟分析。   图1未加桩(A)和加桩(B)开挖模型   Fig 1 The excavation simulation method without a pile(A) and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