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参考书目 马骏:《闪击战的产生及演变:1870—1939年》(军事历史研究12月期刊)[J];南京政治学院,1987年版 白献竞:《试析德国“闪电战”在二战初大行其道的原因》(沈阳教育学院学报)[J];鸟宁教育学院,2004年版 赵全华:《二战中闪击战思想盛行于德国的原因》(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2008年版 纪胜利:《试论纳粹德国的闪击战》(求是学刊)[J];黑龙江大学,1996年版 满维鸿:《二战中纳粹德国闪击战各阶段之比较》[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版 徐亮:《二战德国地缘战略得与失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版 离子鱼:《二战德国坦克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缺陷》(海陆空天惯性世界期刊)[J];海陆空天惯性出版社,2009年版 左立平:《论战前纳粹德国的军队建设(二)》(军事历史研究2月期刊)[J];南京政治学院,1996年版 程广中:《1933—1939年德国军事战略演变初探》(军事历史研究7月期刊)[J];南京政治学院,1989年版 刘海洋:《从战略视角解析德国二战的失败》(黑龙江史志)[J];黑龙江史志杂志社,2009年版 前言 闪击战的概念和定义 研究闪击战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现状 1.闪击战的理论起源和体系形成 2.闪击战的原因 3.闪击战的缺陷和启示 闪击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率先使用的一种由装甲兵主导的,和战术空军进行密切协同的战术战役模式。是以对敌方重要的战役战术目标、指挥中枢、交通枢纽等进行空袭迅速取得制空权、瘫痪地方指挥体系,同时以坦克部队、炮兵、装甲及摩托化步兵等多兵种组成密集的装甲突击群,在战术空军的协同下迅速突破敌防线,并向敌纵深目标进行快速的穿插机动,对敌进行分割包围,从而对敌进行歼灭作战的模式。 闪电战理论最重要的原则是:战役发起前做到隐蔽、迅速的展开作战部队,保障战略的突然性。战役发起后迅速用优势空军瘫痪敌方,同时集中使用装甲部队突破敌防线,迅速向纵深穿插包围,对敌兵团进行合围歼灭。 一.闪击战的理论起源和体系形成各种看法 1987年,二战史专家马骏先生发表了《闪击战的产生及演变:1870—1939年》的文章,指出:“老毛奇从拿破仑那里汲取了“运动是战争的灵魂”的合理内核,利用工业革命给他带来的运输条件,提出了兵力集中的新原则。……老毛奇还认为“当今战争的特点是,谋取大规模和快速的决战”。” 在理论起源的界定上,马骏先生认为老毛奇是闪击战的鼻祖。 国防大学教授——马骏(老毛奇创立闪击战) 2008年赵全华在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发表了《二战中闪击战思想盛行于德国的原因 》中指出“毛奇提出了分进合击,各个击破,速战速决。这些思想构成了德国进行世界大战的战略内核。……施利芬的“施利芬计划”,其核心便是毛奇的这些思想,只不过将其延伸,进一步具体化。”赵先生认为毛奇是理论的提出者,施利芬是具体化的实施者。 赵全华——老毛奇创立闪击战,施利芬继承 2004年,白献竞在沈阳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了《试析德国“闪电战”在二战初大行其道的原因》中指出“闪电战的基本思想可追溯到1905年德军总参谋长施利芬制定的《对法战争备忘录》(通称施利芬计划)中。施利芬设想在未来的战争中,德军要在东西两条战线上与俄法两国同时作战。因此德军必须采取速战速决的战术。”由此白献竞认为施利芬是闪电战术的首创者。 德军总参谋长 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 施利芬创立闪击战术 1996年,纪胜利在求是学刊第2期发 表了《试论纳粹德国的闪击战》点出:“施利芬计划是闪击战的直接源泉,英国富勒的机械化战争,意大利杜黑的空军制胜论,苏联的图哈切夫斯基的大纵深战役理论等从侧面描述了闪击战的内容。闪击战理论在历史舞台出现的是古德里安。” 施利芬创立闪击战术 古德里安——闪击战大成者 2.闪击战的背景和原因 在当今史学界对于纳粹德国实行闪击战术的背景和原因分析的时候,主要利用美国著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家肯尼斯。华尔兹的体系,国家,个人的三大层次理论大体作一分析,因此各种文章的观点都有相似之处,只因三大层次的重心不一样,导致了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个人 国家 体系 2008年满维鸿在其硕士论文《二战中纳粹德国闪击战各阶段之比较》中阐述:“德国在二战前的版图大约为46.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000万,国家小,人口少,资源有限,尤其缺少战略原料,一些战略物资都要靠进口。战前原油和铁矿砂的进口量为65%,橡胶85%,稀土进口量约为90%。……战争前夕,德国经济就暴露许多问题,包括国债高筑,外汇枯竭和军费比例逐年剧增等等决定了德国战略方针采取闪击战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程伦理》课件 第十二讲 “一带一路”与中国工程的跨文化交流.pptx VIP
- 公司员工考勤表.doc VIP
- 部编高教版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上册《国家的儿子》课件.pptx VIP
- 2025年4月自考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答案含评分参考.docx VIP
- 《城里最漂亮的巨人》绘本故事ppt课件.ppt VIP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欢欢喜喜庆国庆》(精品课件).pptx VIP
- 人工智能赋能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pdf VIP
- 第九讲:信息与大数据伦理问题-工程伦理.pptx VIP
- 中级财务会计(西南财经) 学堂在线测试答案.docx VIP
- 学习医学文献的检索与阅读技巧.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