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浆膜积液检查.ppt
一 概述: 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内有大量液体潴留而形成浆膜腔积液(Serous effusion),因积液部位不同而分胸腔积液(胸水)、腹腔积液(腹水)、心包腔积液。根据产生的原因及性质不同,浆膜腔积液分为漏出液(transudate)和渗出液(exudate)。 (1)漏出液: 是通过毛细血管滤出,并在组织间隙或浆膜腔内积聚的非炎症性组织液,多为双侧性。 常见原因和机制有: 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常见于静脉回流受阻、充血性心衰和晚期肝硬化;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见于血浆清蛋白的浓度明显减低的各种疾病,如营养不良、肾病综合症、严重贫血; ③淋巴回流受阻,见于丝虫病、肿瘤压迫等; 一 概述: 所谓浆膜腔包括胸腔、腹腔、心包腔。这些腔在生理情况下,其中只有少量的液体,这些正常的少量液体在腔内起润滑作用,以减少脏器活动的磨擦,一般采集不到。 (2)渗出液: 多为炎性积液,多为单侧性,产生机制是由于微生物的毒素、缺氧以及炎性介质等作用,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通透性增高,以致液体、血液大分子物质和细胞从血管内渗出至血管外,组织间隙及浆膜腔所形成的积液。 常见原因 1、感染性 2、非感染性见于外伤,血液、胆汁、胰液和胃液等化学性刺激,及肿瘤、类风湿病等。 二 一般检查及临床意义 (一)一般性状检测 1、透明度:可根据标本不同的情况用“清”“浑浊”报告,积液的透明度常与其所含细胞、细菌、蛋白质等程度有关。漏出液因其含细胞、蛋白质少,且无细菌,常为清晰、透明液体。渗出液因含大量细胞、细菌等呈不同程度的浑浊。 2、凝固性: 漏出液中含纤维蛋白原甚微,一般不凝固。 渗出液中含较多纤维蛋白原和细菌、细胞破坏后稀放的凝血活酶,易凝固,但如果渗出液中含有纤维蛋白溶解酶时,可分解纤维蛋白而不出现凝固。 粘稠样积液多见恶性间皮瘤,其黏稠度高主要是由于其中透明质酸含量的增加。 含有碎屑样物质的积液多见于类风湿性疾病。 3、颜色: 红色:淡红色、暗红色或鲜红色。见于穿刺损伤、结核、肿瘤、内脏损伤、出血性疾病等。 浆膜液为棕色:常见于阿米巴肝脓肿穿入浆膜腔。 浆膜液为黑色:提示霉菌感染。 浆膜液为绿色:常见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绿脓杆菌)。 白色:脓性或乳白色,见于化脓性感染时大量白细胞和细菌,胸导管阻塞或破裂时的炎性乳糜积液,积液含有大量脂肪变性细胞时的假性乳糜积液所致。 草黄色:多见于尿毒症引起的心包积液; 黄色或淡黄色:见于各种原因的黄疸。 4、比密 比密高低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细胞等成分。漏出液比密一般低于1.018。渗出液比密一般高于1.018。 三 浆膜腔穿刺液显微镜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一)细胞学检验 1、有核细胞计数:包括白细胞、间皮细胞等。白细胞计数对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有参考价值。漏出液白细胞数常不超过100×106/L。渗出液白细胞数多超过500×106/L。结核性与癌性积液白细胞通常超过200×106/L,而化脓性积液时往往超过1000×106/L。 (1)白细胞分类: 漏出液以淋巴细胞及间皮细胞为主。 渗出液各种细胞增加的临床意义如下: 1)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化脓性渗出液(细胞总数也常超过1000×106/L)、结核性浆膜腔炎早期的渗出液。 2)淋巴细胞增多:主要是提示慢性炎症,如结核、病毒、肿瘤或结缔组织病所致渗出液,以及风湿性胸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尿毒症等所致的浆膜腔积液。 3)酸性粒细胞增多:指积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超过白细胞总数的10%以上,常见于变态反应和寄生虫病所致的渗出液、多次反复穿刺刺激、结核性渗出液的吸收期、寄生虫或有真菌感染、人工气胸、肺梗死、过敏综合症、药物反应、手术后积液、系统性红斑狼疮、间皮瘤等。 4)浆细胞增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浸润浆膜引起积液。 5)间皮细胞:正常情况下可见少量的间皮细胞,间皮细胞增多:提示浆膜刺激或受损,间皮细胞在渗出液中可因各种原因而呈现异形变或退行性变,应*与肿瘤细胞区别。 6)肿瘤细胞: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找有无肿瘤细胞,如怀疑恶性肿瘤时,可用细胞玻片离心沉淀仪收集积液中细胞,作巴氏或H-E染色。必要时,进一步用多克隆或单克隆抗体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引起积液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很少见,主要是恶性间皮瘤。 积液中的95%以上的癌细胞为转移性,其中腺瘤占80%以上(如肺癌、乳腺癌、胃癌、大肠癌、卵巢癌、肝癌等)。积液细胞学诊断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70-90%,结合活体检查可达80-90%,特异性为100%。 7)其它细胞:陈旧性血性积液中可见含铁血红素细胞。 (二)细菌学检验: 浆膜腔积液涂片可见到分叶核细胞包裹杆菌现象,提示细菌或结核杆菌感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申论真题】2021年甘肃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解析(乡镇卷).docx VIP
- 梁祝-钢琴谱(高清晰).pdf VIP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docx VIP
- 幼儿园《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测试题(带答案).docx VIP
- 幼儿园《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测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AIGC实战):AIGC文本生成与辅助写作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幼儿园《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测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幼儿园《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测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脑血管意外急救护理常规.pptx
- 生物化学基础.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