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权利公约产生的历史背景 儿童权利公约(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CRC) 1923年,《儿童权利宪章》被救助儿童国际联盟所认可。 1924年,第一份《儿童权利宣言》(《日内瓦宣言》)诞生。 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 195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宣言》,明确了各国儿童应当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这是第二份《儿童权利宣言》。 1979年,《儿童权利公约》起草工作开始。联合国将这一年定为国际儿童年。 1989年,历时十年,《儿童权利公约》的起草工作终于完成。11月20日在第44届联合国大会上《儿童权利公约》获得一致通过。 1990年,1月26日《儿童权利公约》向所有国家开放供签署。《儿童权利公约》在获得20个国家批准加入之后,于9月2日正式生效。 《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拥有哪些权利 ? 可分为四大类: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 1、 生存的权利。包括儿童有生存的权利,以及有权接受可达到的最高标准的医疗保健服务。 2、 受保护的权利。包括保护儿童免受歧视、剥削、酷刑、虐待或疏忽照料,以及对失去家庭的儿童和难民儿童的基本保证。 3 、发展的权利。包括儿童有权接受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以及儿童有权享有促进其身体、心理、精神、道德和社会发展的生活条件。 4、 参与的权利。包括儿童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有权对影响他们的一切事项发表自己的意见。 《儿童权利公约》提倡的四项原则是什么? 1.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涉及儿童的一切行为, 必须首先考虑儿童的最大利益。(参见公约第3条) 2. 尊重儿童基本权利的原则。所有儿童都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应最大限度地确保儿童的生存和发展。(参见公约第6条) 3. 无歧视原则。每一个儿童都平等地享有公约所规定的全部权利,儿童不应因其本人及其父母的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观点、民族、财产状况和身体状况等受到任何歧视。(参见公约第2条) 4. 尊重儿童观点的原则。任何事情涉及儿童,均应听取儿童的意见。(参见公约第12条) 《儿童权利公约》中所指的“儿童”包括哪些人? 《儿童权利公约》第1条规定: “ 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 中国有关法律规定, 已满18周岁的为成年人, 未满18周岁的为未成年人。 《儿童权利公约》中所指的“儿童”与中国法律中“未成年人”的概念一致。 《儿童权利公约》有多少条款? 《儿童权利公约》由序言和54项条款组成,分为四部分: 序言部分回顾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以及有关人权的宣言和公约中的条款。 第1—41条是实质性条款,这一部分包括儿童的定义、《儿童权利公约》的四项原则以及儿童应当享有的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的具体内容。 第42—45条是程序性条款,这一部分规定缔约国有定期提交执行公约情况报告的义务,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负责审议各缔约国的报告,并规定了儿童权利委员会的组成和任期。 第46—54条是最后条款,这一部分涉及公约的签署、批准、加入、生效、修改、保留、退出等事项。 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签署了《儿童权利公约》? 《儿童权利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加入国家最多的国际公约。全世界96%的儿童生活在缔约国中,世界上尚未加入该公约的国家只有美国和索马里。 CRC与美国例外论的政治传统、联邦主义的法律体系和美国传统家庭理念存在冲突。同时,CRC内在的权利冲突问题,基督教右派在具体的政治运作中的坚决反对和有效动员 1990年8月29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大使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签署了《儿童权利公约》,中国成为第105个签约国。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的点评 优点: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她对教师作用的观点等等。 局限性: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忽视幼儿的社会化活动;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忽视幼儿创造性。 我国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 在清末维新运动中,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1858——1927年)在《大同书》中的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 民主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年) 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1892——1982年)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年) 幼儿教育家张雪门(1891——1974年) 民主教育家蔡元培 (1)提出完整的学前公共教育体系,主张设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园等一套养育机构,以代替家庭教育。 (2)提出以儿童为本位,让儿童个性得到自然、自由的发展,并认为从胎儿期就开始进行养育。 (3)虽重视学前教育的思想可贵,但提出的学前养育机构代替家庭教育是不现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