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第五章个体生态学原理及应用.ppt
第五章 个体生态学及应用 由生物构成的种群和群落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核心。 对于一个生态系统,研究常可分为个体水平、种群水平、群落水平和系统水平,分别称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 个体生态学(Autecology): 就是研究生物个体发育、物种系统发育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即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及环境对生物的塑造作用。 就植物来说,是研究植物个体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落叶、休眠等各个阶段的形态变化、生理变化反应与环境的关系. 就动物而言,是研究动物个体的适应性、耐受性、食性、迁移、繁殖、生活史等。 第五章 个体生态学原理及应用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环境和生态因子的概念与类型,掌握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规律和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以及生物的生态效应。 ? [教学重点] 生存因子的基本概念及类型,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特点。最小因子定律、耐性定律。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生活型、生态型的定义和类型。生境原理、生态位原理的概念,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生境原理、生态位原理的概念。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以生态因子与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主线进行。 [教学内容] 第五章 个体生态学及应用 §1生态系统中的环境 §2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 生态系统中的环境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生态系统中作用于生物的外界条件的总和。 生态因子:自然环境中对生物生命活动产生影响的环境因子。 如:太阳辐射、温度、湿度等。 太阳辐射以及地球表面的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综合影响着这些生态因子。 生存因子: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生态因子。 §1 生态系统中的环境 一、自然环境 太阳辐射 大气圈:大气圈是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维持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流层是大气圈中与一切生物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层次,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影响亦最大。 土壤圈: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作用的产物。 水圈:水以不同的状态.不同的水体,分布在海洋.陆地以及大气之中. 生物圈 §1 生态系统中的环境 二、人工环境 人工影响的环境 如:人工经营的森林、草地、防风林等。 人工建造的环境 如:大棚、畜舍等。 三、生态因子的类型及对生物的作用 (一)生态因子的分类 生态因子的类型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不统一。简单、传统的方法是把生态因子分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前者包括生物种内和种间的相互关系;后者则包括气候、土壤、地形等。 依据生态因子变化的周期性可分为: (1)第一周期性因子:如日长、温度(决定生物的分布) (2)次生周期性因子:如降水量(调节生物的数量或长势长相) (3)非周期性因子:冰雹(灾害性因子) 1.气候因子:气候因子也称地理因子,包括光、温度、水分、空气等。根据各因子的特点和性质,还可再细分为若干因子。如光因子可分为光强、光质和光周期等,温度因子可分为平均温度、积温、节律性变温和非节律性变温等。 2.土壤因子:土壤是气候因子和生物因子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壤因子包括土壤结构、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肥力和土壤生物等。 3.地形因子: 地形因子如地面的起伏、坡度、坡向、阴坡和阳坡等,通过影响气候和土壤,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 4.生物因子: 生物因子包括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如捕食、寄生、竞争和互惠共生等。 5.人为因子: 把人为因子从生物因子中分离出来是为了强调人的作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和越来越带有全球性,分布在地球各地的生物都直接或间接受到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 (二)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 1.光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2.温度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3.水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4.土壤因子对生物的影响 水分是影响潮汐区自上而下种群分布的重要因素。溅泼区中,水分甚少,高位潮汐区有 10% 时间没在水中。中位潮汐区有 50% 时间没在水中。底位潮汐区有 90% 时间没在水中。 §2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环境中对生物生命活动产生影响的生态因子,不是孤立作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统一的整体,共同作用于生物。 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但各种生态因子对所起的作用有大小之分,即:生态因子可分为主导因子和辅助因子。 §2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一、最小因子定律 德国化学家李比西(Justus Liebig)于1840年提出。 内容: 在稳定条件下,当某种基本物质的可利用量接近所需临界量时,这种物质将成为一个限制因素,限制其他处于良好状态的因子发挥效应,进而限制作物的生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第五章 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ppt
- 最新第五章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法律制度.ppt
- 最新第五章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法律制度.ppt
- 最新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ppt
- 最新第五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ppt
- 最新第五章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ppt
- 最新第五章 控制活动.ppt
- 最新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学生观在内).ppt
- 最新第五章 教育制度.ppt
- 最新第五章 数据挖掘.ppt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