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第八章表面检测技术.ppt
1.显微硬度测试 (1)显微硬度测试原理。显微硬度测试是在显微镜下进行的低负荷(<200g)压入式的硬度试验方法。显微硬度根据所使用的压头的不同有维氏显微硬度和努氏显微硬度等。下表为显微硬度压头的比较。 维氏硬度 努氏硬度 金刚石角锥压头 金刚石菱形压头 相对面夹角136o 长边夹角 相对变夹角 短边夹角130o 压痕深度 压痕深度 (2)显微硬度计算公式。显微硬度的符号、单位和计算公式列于表8-9。在显微硬度测量试验时,要依据被测试样的硬度和厚度合理选择试验力,当在覆盖层表面进行硬度试验时,所采用的试验力应当使压痕的深度小于覆盖层厚度的十分之一,即维氏硬度测量时,覆盖层的厚度至少为对角线平均长度的1.4倍;努氏硬度测量时,覆盖层的厚度至少为长对角线长度的0.35倍。图8-20为维氏压头的最大可用试验力与覆盖层厚度的关系。 符号 测量单位 说明 维氏 努氏 F N 试验力/N 试验力/N D 压痕两对角线长度和的算术平均值 压痕对角线长度 HV - HK - 图8-20维氏显微压头的最大可用试验力与覆盖层厚度的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对极薄的器件薄膜或特殊的微区位置进行纳米级硬度测量。纳米压痕技术(如nanondentation,又称连续记录压痕,超低负荷压痕技术),是采用高分辨率的仪器,连续控制和监测薄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的技术。目前纳米压痕系统装置,最小载荷为1nN,可测的位移为0.1nm。 2.洛氏硬度测试 洛氏硬度试验法采用金刚石圆锥或规定尺寸的淬火钢球作为压头,先施加98.07N(10kg)的初负荷(P0)压入试样,然后根据需要选择主载荷(P1)490.33N、882.60N或1372.92N,将压头压人试样并保持一定时间。在卸除主载荷保留预载荷的条件下,测量压头压人试样表面的深度,根据洛氏硬度的原理经运算便可获得洛氏硬度值。 表面洛氏硬度的原理与洛氏硬度完全相同,不同的是预、主载荷减轻,其预载荷为29.42N(3kg),总负荷为147.10N(15kg)、294.20N(30kg)和441.30N(45kg)。因而表面洛氏硬度适宜于薄材、表面覆盖层以及表面处理层硬度的测试。一般用于测量化学热处理渗层、表面硬化层与硬薄钢板等的硬度。具有压痕较小,操作简单、测量迅速立即得出数值,生产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大量生产中的产品检验。 3.维氏硬度测试 维氏硬度测量原理和布氏硬度、显微硬度测量相同,是根据单位压痕陷凹面积上承受的试验力,即应力值作为硬度值的计算指标。维氏硬度采用锥面夹角为1360的金刚石四方锥体。由于压入角恒定不变,使得试验力改变时,压痕的几何形状相似,因此,在维氏硬度试验中,一般视野里可以任意选择,而所得硬度值相同,这是维氏硬度试验的最大优点。此外,采用金刚石四方锥,压痕为一具有轮廓清晰的正方形,在测量对角线长度时误差小。 8.3.5覆盖层孔隙率的检测 孔隙率意指试样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率,可通过某物体的视在密度与其真实密度的比值求得,它是试验物体致密程度的量度。 覆盖层孔隙度小意味着覆盖层致密,一般来说,这对覆盖层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蚀性以及加工后表面的光洁度等都有好的影响。但是,对某些应用则要求有一定的孔隙度,如对于润滑减磨应用,要求具有一定的孔隙以便储存润滑油;而对一些具有催化功能的表面,则是在满足其强度要求的基础上,孔隙越多越好。因此,对于覆盖层孔隙度指标好坏的评价,不是简单地依据其数值的大小,而是依据覆盖层的功能和应用的要求。 覆盖层孔隙率的测定方法有: (1)物理方法。包括浮力法、直接称重法。这类方法是利用物理原理,求得覆盖层的视密度( ),覆盖层视密度与覆盖层材料真密度的比值即为该覆盖层的孔隙度。由本法所测得的孔隙度与孔隙度的概念是一致的。 (2)化学法。包括贴滤纸法、涂膏法和浸渍法,这类方法是将含有指示剂的试验溶液通过覆盖层的孔隙将基体腐蚀,腐蚀后产生的离子透过程盖层孔隙并由指示剂在覆盖层表面(滤纸上、涂膏层上或覆盖层表面)显色指示,然后以单位面积(cm2)中显示的孔隙点数作为覆盖层孔隙度的量度。由本法测得的孔隙度只是覆盖层中连通孔隙的密度(单位表面积上孔隙的个数)的量度。 (3)电解显像法。该法是在相应的电解溶液中将试样作为阳极进行电解。当通以直流电后,试样基体或底层金属产生阳极溶解,被溶解的金属离子通过镀层上的孔隙,电泳迁移到贴于镀层表面的滤纸上,并与滤纸上的显色指示剂发生反应,形成相应的特征颜色斑点,然后以与化学法相同的方法评价覆盖层的孔隙度。本法适用于检验各种阴极性覆盖层的孔隙率。 (4)显微镜法。将覆盖层表面(或截面)按照金相观察的要求,研磨、抛光成光滑镜面,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测量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