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四章犯罪概说.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第四章犯罪概说.ppt

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农民甲某与乙某各自用自己的汽车合伙搞运输,乙某一般将自己的汽车存放在甲某的汽车旁。某日晚甲某想到利用夜间回家运些杏回去卖,想到乙某的汽车马力大,速度快,载重量大,于是在没有跟乙某打招呼的情况下,将乙某的汽车开走,准备次日早晨回来再告诉乙某,不料乙某半夜回来见汽车不在了,以为是被甲某偷走了,遂向公安机关报案,次日早晨,甲某在驾车返回途中被公安机关抓获。 问:甲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妇女甲长期在外流浪,衣着破烂并以垃圾充饥。乙老汉见其可怜,便将其带回家中,为其提供食宿,照料有加。时间一长乙萌生将甲作为自己老伴的想法,并将其想法告诉了村治保主任。于是,二人就开始了持续一年的同居生活,期间,乙多次与甲发生性关系。 问:乙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当如何处理? 甲从乙处购得服装三包,约定三周后付款,并给乙写下一张欠款字据。后甲因不了解市场情况变化,所购服装一件也未能脱手。为躲避乙催款,甲躲往外地。三周后,乙不见还款,遂邀其弟共赴甲家催要。为防不测,二人各携大号水果刀一把。至甲家得知服装被锁于院内一储藏杂物的小木棚内。乙提出将服装拉走,遭甲妻阻拦。乙弟于是掏出刀来,甲妻见状后退。乙遂撬开门锁将三包服装拉走。 问:乙和乙弟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案例分析 甲之妻乙系四川人,多次与好友丙(女,22岁,未婚)通信,说河南生活条件好。于是,丙也想到河南来,写信要求乙帮她找一个合适人家,并要甲和乙四川接她。甲在临去四川之前找到邻村男青年丁,说要为他从四川介绍个媳妇,并要求丁提供1500元作路费,丁满口答应,遂给甲1500元。回到河南后,甲将丙介绍给丁为妻。丙与丁二人均感婚后生活很满意。 问: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第一节 犯罪概念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二)刑事违法性——犯罪的法律特征 (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犯罪的本质特征 讨论: 某甲于夏天某日在沿湖滨江大道上散步,见江中有数个小男孩正在游泳玩耍。突然,一男孩乙沉入江中,另外几个小男孩见状,便大声呼喊:“救命啊!救命啊!”甲听见喊声便驻足观望。其中一个小男孩见甲停下,遂对着甲大声喊道:“叔叔,有人落水了,快救命!”甲虽会游泳,但是并不想下水救人,便对江中的小男孩回话:“对不起,我不会游泳,不能帮你们救人。”随后便离开了现场。等到管理江滩的救生员赶到救起乙后,乙已经死亡。 试问:甲见死不救的行为是否构成社会危害性严重的犯罪行为?如何理解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犯罪构成 一、犯罪构成的沿革 “构成要件”一词由德语Tatbestand翻译而来。 ↓ (这个词来源于中世纪意大利宗教裁判上的纠问程序;在犯罪纠问过程中,首先进行一般纠问,确证是否有犯罪事实存在。) ↓ 犯罪事实(诉讼法上的概念) ↓ 15、16世纪德国的克莱因(把犯罪事实翻译为Tatbestand) ↓ 斯求贝尔、费尔巴哈(实体意义上的构成要件概念) ↓ 20世纪以来构成要件理论真正建立(创始人:贝林格) 二、犯罪构成的概念 三、犯罪构成的要件 (1)记叙性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 ——根据其意义是否需作价值判断。 记叙性构成要件要素——指对实际存在的各种人、事、物所作的事实性描述,客观的、无需价值判断就可确定的事实因素。 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指那些需要进行价值判断才能明确其含意的犯罪构成要素。 四、 犯罪构成的分类 1、基本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分则条文就单独的既遂犯所规定的犯罪构成。 2、修正的犯罪构成,指总则性条文以基本的犯罪构成为基础并对之加以修正,而就共犯、未完成形态的犯罪等规定的犯罪构成。 L239【绑架罪】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