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需要呼吸自由的空气.doc
创新需要呼吸自由的空气
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维、创新的体制、创新的教育方法与模式作为教育改革主题,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共识和潮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造就一大批创新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
虽然我们知道要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学生应该主动学习,然而,目前的教育环境、考试制度及作息安排,并不利于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和创新精神的发挥。课堂上四十五分钟,学生发问和讨论的时间很少;教师在讲台上居高临下,济济一堂的学生正襟危坐;大量的教学内容,匆匆忙忙赶进度;以学生考试分数为标准,对教师教学成绩量化考核……种种压力,使学生失去了分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学生天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必定会丧失殆尽,从何谈创新?
陶行知说过:“最能发挥创造力的条件是民主。”他认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发展,必须在自由、和谐和民主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因此,改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才能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一、开放式的导入,自由空气进入的窗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教师常常教育学生要重视事情的开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何尝不是?因此我在教学时,特别重视导入新课,总是想办法让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进入轻松自由的氛围。
教学《我的思念是圆的》这首中秋咏月诗时,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让学生谈谈由此联想到了什么。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开来,有说“太阳”“月亮”的,有说“镜子”“皮球”的,也有说“烧饼”“橘子”的……在这种自由空气中,揭示课题《我的思念是圆的》,不仅打破学生的定势思维,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暗示了他们联想在文学中的重要性。
二、变“废”为宝,自由空气的净化器
凡事都有正反两面,自由空气中难免会混杂不利于学生创新的灰尘。因此教师要运用智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目前,学生源于“秧田式”的位置布局,身体放不开,思维自然也就受限制。其实,教室不是容器,里面的桌椅等也不是束缚学生的樊笼。让学生身体自由活动,只要不造成课堂混乱,就对学生的创新有百利而无一害。
教学蒲松龄的《狼》时,为了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深度,我就安排学生表演有故事情节的一部分。于是,学生在表演前搬来一张课桌放在讲台上,拟作“积薪”,便于表现“一狼洞其中”;表演时,为了使“投以骨”精准、到位,便以笔为骨;没有“劈狼首”“断其股”的屠刀,学生就用直尺代替……学生们大胆创新,充分利用了有限的资源。
学生创新需要资源,教师要信任学生并使学生相信,教师并不是具有最高创新力的人,即学生有可能超过教师,让他们敢于并善于利用教室里的一切。
三、艺术氛围,增加自由空气的芬芳
教无定法,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解放思想,放手实践。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语文课堂可以是“大课堂”,让各学科在其中融会贯通。
我教学《春》时,请学生用色彩描绘出如画的春天。可这时的安静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我让班得瑞的轻音乐《春野》在课堂上响起。在这氛围当中,学生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眼睛里闪出愉悦的光芒。春草在他们笔下慢慢生长,春花在他们笔下竞相开放,春雨在他们笔下滋润万物……
四、辩论式的交流,尽情呼吸自由空气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言行受到严格限制,学生大部分时间要保持安静,教师也往往不苟言笑,以“师者”自居,对学生某些独特见解以单一的教材作评判标准。这种教育现状,使学生丧失了自我表现的机会,抑制了他们进行创造的动力。
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在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之后,我鼓励学生对文章本身进行质疑。问题各有千秋,其中有个学生提的:“如果雨果现在还在世的话,我想对他说:‘你所写的这篇小说太假了,这场灾难完全可以避免!’因为我可以说出理由的。”一石激起千层浪! “虽然小说可以虚构,但它是源于生活的。在1870年的欧洲,工业已经相当发达了,对于航海的线路应该安排得比较妥当,不会让这么重要的船发生海难的。”奇特的观点引起了大家的兴趣,随即有同学应和他的说法。
任何观点的反对者和支持者都是同时出现的,此时就涌现了不少反对意见。“这次海难的发生是因为在夜里,而且有浓雾,在海上航行看不清远处的情况。”“资料记载,‘诺曼底’号正是因为雾太大了,在返航后发生海难的。”“‘玛丽’号航行的速度又快,是它冲过来的。‘玛丽’号不懂得雾夜航船的规矩。”虽然支持者给予援助,但 “‘诺曼底’号可以电话通知其他的航船,告之自己要返航!”随即被“当时没有手机”挡了回去。
“既然‘诺曼底’号的船长很有经验,他可以凭计算避开与其他船在航线上的交叉。因为当时船长应该有各条航线航船的出发时间,可以通过计算,调整航船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8V11.1培训课件9U8V11.1新版功能介绍生产制造幻灯片.ppt VIP
- GB_T 9711-2023 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pdf VIP
- 1kv母线调试报告.pdf VIP
- 过滤实验-课件.ppt VIP
- GB_T 14264-2024 半导体材料术语.pdf VIP
- 消防系统的联动常见故障.ppt VIP
- (完整版)供应商合规管理制度 .pdf VIP
- JBT 12786-2016 升降工作平台 术语与分类.pdf VIP
- 2024东南亚电商市场报告.pptx VIP
- 第七单元 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开展,探究丝绸之路 学习任务单 苏科版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