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案举例-成都中医药大学资源中心
一.两个基本原则 阴阳失调有下列几种常见形式: (1)阴盛阳衰:是指阴阳量的差异性表现为阴>阳,优势的阴高于正常的水平,弱势的阳低于正常水平。《素问·调经论》云:“阳虚生外寒……阴盛则内寒。”的证候。 (2)阳盛阴衰:是指阴阳量的差异性表现为阴<阳,阳居优势高于正常水平,阴居弱势低于正常水平。此即《素问·调经论》云:“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的证候。 (3)阴阳俱虚:是指阴阳量均低于正常水平,此即《灵枢·终始》所谓“阴阳俱不足”的病理变化。 (4)阴阳相错:人体是由多个阴阳单位组成(如心有心阴心阳,脾有脾阴脾阳……),在正常情况下,各个阴阳单位自身是处于动态平衡,假使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人体两个以上阴阳单位平衡破裂,使得其中有的单位阴>阳,有的单位阴<阳,这种状况同时出现,即《灵枢·根结》所谓“阴阳相错”的病变。现今所说的“阴阳混淆”、“寒热错杂”、“虚实相兼”等证候即属此类。 (5)阴阳之变:是指阴阳失调的性质转变为与原来的病理性质相反的病理状态。此即《灵枢·论疾诊尺》云:“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化也。”就是讲的阴阳严重失调时,阴证转阳证,阳证转阴证等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6)阴阳交亏:是指在阴阳失调过程中,阴阳双方互为因果,互相削弱,不为减损的病理状况。现时人们习称之“阳损及阴,阴损及阳”。 (7)阴阳胜复:是指在阴阳失调过程中,阴阳互为因果,互相削弱,不断减损的病理状态。现时人们称之为“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8)阴阳离决: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是指阴阳双方失却互相助长、互相制约和互相作用的力量,形成各自分离、决裂和散失的状态,是阴阳失调的严重结局,多意味着死亡。多是阴阳极度偏颇,甚至亡阴亡阳所致。 2.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急,指病势急迫;缓:指病势缓和。急缓都是从总的病势趋向作出的判断。标本是概括疾病过程中互有联系的两个方面的概念。本,为疾病的根本,在疾病变化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标,是“本”产生的,一般在疾病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 具体地说,以疾病本身而言,则病因为本,症状为标;以正邪而言,则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以病位而言,则脏腑为本,体表为标;以发病先后而言,则旧病(原发病)为本,新病(继发病)为标。治本,是从根本上治愈疾病;治标:是为治本创造条件。 在疾病过程中,当某些标证突出时,往往成为影响本病治疗,甚至危及生命的主要方面,故当急则治标。一旦标证缓解,病势趋于缓和,则当从本论治,以图根本治愈,如原无标急之证,就直接从本治疗,总之缓则治本。 举例 急性传染病,按邪气为标,急则治标的原则,在治法上要首先着重祛逐邪气,抑制致病因子,用汗下清泄诸法,待病情缓解,才缓则治本,补养已虚之正气,促进痊愈。在急性传染病过程中,如出现高热、昏迷、痉挛等危及生命的症状时,按病因为本,症状为标的理解,这些症状就属于标急之证,就当首先采取措施予以控制。然后才祛邪扶正,从本图治。 支气管哮喘为例,其人肺肾气虚,宿痰留滞是本,而哮喘发作为标,在发作时难以控制哮喘为急,宜宣肺平喘为主的治法,而在缓解期间则要大补肺肾,根治宿痰,从本论治,逐步杜绝复发。 肺结核病,当其大咯血时,标证为急,当首先止血为急务,留得一分血,少损一分气阴,因而也有利于本病的治疗,此时如舍标求本,置咯血于不顾,结果是本病标病皆不得治,甚至恶化。 二.八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凡有外感先治感 外感时邪,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既是外感疾病的主要原因,又常常是引起许多内伤杂病复发、加重和影响治疗计划的主要因素。仲景《伤寒论》所谓:“外证不解,当先解表”的原则,具有普遍意义,不仅外感病当遵循,内伤杂病,各科顽疾,概莫能外;不仅风寒外感,当先解表,感受湿热暑燥之邪,亦当首先解除,再议治疗他病。总之,凡有外感先治感。 外感病风寒束表,表气闭郁,可以一汗而解,自不待言。内伤杂病忽遭风寒外感,也需先解表、和表,使表气疏达,则里气不滞,有时不仅能愈感证,还能促进原病好转,收一举两得之效。外感病失于表散,以致表邪内陷,传变入里,甚至造成变证坏证。 尤其慢性病、老年病,多是气血亏虚,表卫不固,稍冒风寒,即患外感,原病往往因此复发,复发一次,病情加重一等 病案举例 冯×× 女 32岁 医生。患者素禀薄弱,幼年曾患肺痨,引起气血皆虚,腠理不固,易招客邪入侵,稍有不慎,即感风邪,而诱发已二十余年不愈之慢性鼻窦炎。鼻窦炎一复发,即憎寒壮热,脓阻鼻窍,不能呼吸,前额眼眶胀痛,卧床不起,夜间口干欲裂,须不时饮水润之,且不时由于呼吸受阻而常与梦中惊醒,枕边常备滴鼻剂,或可暂缓鼻阻。经服大量市售鼻窦炎合剂之类不效。每次复发必用大量抗生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