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七RLC 原件阻抗特性的测定 1、交流毫伏表属于高阻抗电表,测量前必须先调零; 测量R、L、C各个元件的阻抗角时,为什么要与它们串联一个小电阻?可否用一个小电感或大电容代替?为什么? 1、根据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绘制R、L、C三个元件的阻抗频率特性曲线,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 2、根据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绘制R、L、C三个元件的阻抗角频率特性曲线,并总结、归纳出结论。 电路基础实验 电路基础实验 实验目的 一 实验原理 二 1、验证电阻、感抗、容抗与频率的关系,测定R ~ f、XL ~ f及Xc ~ f特性曲线。 2、加深理解R、L、C元件端电压与电流间的相位关系。 1、在正弦交变信号作用下,R、L、C电路元件在电路中的抗流作用与信号的频率有关,它们的阻抗频率特性R ~ f,XL ~ f,Xc ~ f曲线如图11-1所示。 实验原理 二 图11-1 R、L、C电路元件阻抗频率特性 1、在正弦交变信号作用下,电阻元件两端电压与流过的电流有关系式: 在信号源频率较低情况下,略去附加电感及分布电容的影响,电阻元件的阻值与信号源频率无关,其阻抗频率特性如图11-1 2、如果不计线圈本身的电阻,又在低频时略去电容的影响,可将电感元件视为纯电感,有关系式, 感抗 ,感抗随信号源频率而变,阻抗频率特性如图11-1所示。 3、在低频时略去附加电感的影响,将电容元件视为纯电容,有关系式, 容抗: 实验原理 二 实验原理 二 2、元件阻抗频率特性的测量电路如图11-2所示 图11-2 阻抗频率特性的测量电路图 图中的r是提供测量回路电流用的标准小电阻(电流取样电阻),由于r的阻值远小于被测元件的阻抗值,因此可以认为AS之间的电压就是被测元件R、L或C 两端的电压,流过被测元件的电流则可由r两端的电压Ur除以r所得。 实验原理 二 2、若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察r与被测元件两端的电压,亦就展现出被测元件两端的电压和流过该元件电流的波形,从而可在荧光屏上测出电压与电流的幅值及它们之间的相位差。 3、元件的阻抗角(即相位差φ)随输入信号的频率变化而改变,将各个不同频率下的相位差画在以频率f为横坐标、阻抗角φ为纵座标的座标纸上,并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这些点,即得到阻抗角的频率特性曲线。 实验线路如图11-2所示,取R=1KΩ,L=30mH(RLC串联谐振电路),C=0.1 μF ,通过电缆线将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信号接至电路输入端,作为激励源,并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使激励电压的有效值为3V,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实验原理 二 用双踪示波器测量阻抗角的方法如图11-3所示。从荧光屏上数得一个周期占n格,相位差占m格,则实际的相位差φ(阻抗角)为 图11-3 双踪示波器测量阻抗角方法 实验设备及元器件 三 实验内容 四 1、双踪示波器的自检 (1)通过电缆线将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信号接至如图11-2的电路,作为激励源u,并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使激励电压的有效值为U=3V,并保持不变。 1、低频信号发生器 2、交流毫伏表3、双踪示波器 4、频率计 5、实验线路元件 6、电阻 (2) 使信号源的输出频率从200Hz逐渐增至5KHz(用频率计测量),并使开关S分别接通R、L、C三个元件,用交流毫伏表测量Ur,并计算各频率点时的IR、IL和IC(即Ur / r ) 以及R=U/IR、XL=U/IU及XC=U/IC之值。将数据记入表11-1中 实验内容 四 XC=U/Ir(?) Ir=Ur/r(mA) Ur C XL=U/IL(?) Ir=Ur/r(mA) Ur L R=U/Ir(?) Ir=Ur/r(mA) Ur R 2500 2000 1000 500 200 f/Hz 表11-1 实验内容 四 注意:在接通C测试时,信号源的频率应控制在200~2500Hz之间。 2、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在不同频率下各元件阻抗角的变化情况,按图11-3记录n和m,算出φ,记入表11-2中 Φ= m= n= C Φ= m= n= L Φ= m= n= R 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 F=1kHz 表11-1 实验内容 四 实验注意事项 五 2、测φ时,示波器的“V/div”和“t/div” 的微调旋钮应旋置“校准”位置。 实验预习思考题 六 实验报告要求 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实验+DNA酶切连接及电泳检测要点.ppt
- 实验B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要点.ppt
- 实验ELISA法测定乙肝要点.ppt
- 实验QUARTUSII软件的使用()要点.ppt
- 实验RLC串联谐振电路在Multisim中仿真操作介绍要点.ppt
- 实验TCPIP协议要点.ppt
- 实验XilinxISE应用要点.ppt
- 实验八生命体征(氧气吸入法)要点.ppt
- 实验八图例符号的设计建库和使用要点.ppt
- 实验八微生物生理生化试验要点.ppt
- DB37_T 5106-2018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OCR).pdf
- DB37_T 5172-2020 钢筋混凝土综合管廊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OCR).pdf
-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数学 专题突破练8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ptx
- DB37_T 4384-2021 混凝土桥梁有效预应力无损检测技术规程(OCR).pdf
- DB35_T 1433-2019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检测技术规范(OCR).pdf
- DB13(J)63-2011 河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OCR).pdf
-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数学 专题突破练22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pptx
- DB37_T 2366-2022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OCR).pdf
-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数学 第1讲 计数原理.pptx
- DB37_T 2367-2022 《回弹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OCR).pdf
最近下载
- Q∕GDW 11316-2018 高压电缆线路试验规程.pdf
- 《2022年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协会“未足月胎膜早破的诊断与管理”指南》解读.pptx VIP
- T&E 2015.07.11 楼板温度应力分析(一) F.pdf VIP
- 贵广IV标隧道质量缺陷整治专项方案.doc VIP
- 《补肾调经汤治疗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ocx VIP
- 私人借条正规版本.doc VIP
- 网球课程思政教学大纲-贾晓强(1).doc VIP
- 建筑和装修工程质量保证书范文.docx VIP
- 2024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课件讲义——第二十一章 企业合并与合并财务报表.pdf VIP
- 领克-领克01-产品使用说明书-领克01 纯Lite-JL6453D03-8889793128CX11-LG国Ⅵ用户手册2.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