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温病纵横(第三辑)(高清版)
[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温病纵横 第三辑
作者=赵绍琴,胡定邦,刘景源编著
页数=375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
SS号
DX号=000006140793
url=http://book2.duxiu.co
m/bookDetail.jsp?dxNumber
=000006140793d=02BC8E230
AA166FC1CAAB821188E5791
封面
书名
版权
前言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概说
一、温病和温病学的概念
二、温病的特点
三、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第二章 温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法
一、温病的病因
二、温病的病机
三、温病的治法
第三章 温病的分类及辨证纲领
一、温病的分类
1.以病名分类
附:五种常见暑病
2.以发病类型分类
3.以病变的性质分类
二、温病的辨证纲领
第四章 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一、《黄帝内经》和《难经》对温病的认识
二、《伤寒杂病论》对温病的认识
三、晋、唐时期对温病的认识
1.晋代王熙(叔和)
2.隋代巢元方
3.唐代孙思邈和王焘
四、金、元时期对温病的认识
1.金代刘完素
2.元代王履
五、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1.明代汪机的“新感温病”说
2.明代吴有性的“戾气”说
3.清代叶桂的“卫气营血辨证”
4.清代杨璿的《伤寒温疫条辨》
5.清代吴瑭的“三焦辨证”
6.清代其他温病学家及其著作
中篇 各论
第一章 温热病
概说
一、温热病的概念及其特点
1.温热病的概念
2.温热病的特点
二、温热病的辨证纲领——卫气营血辨证
1.卫气营血的生理概念
2.卫气营血辨证的内容
三、温热病的治疗原则
四、温热病的治疗禁忌
第一节 卫分证治
一、证候特点
二、治疗原则
三、辨证论治
1.风热犯卫
2.风热犯肺
3.外感温燥
4.阴虚感温
第二节 气分证治
一、证候特点
二、治疗原则
三、辨证论治
1.热邪在肺
(1)温热壅肺
(2)肺热成痈
(3)燥热伤肺
(4)暑热犯肺(暑咳)
2.热在胸膈
(1)热郁胸膈
(2)热灼胸膈
3.痰热结胸
4.肺胃热炽
5.津气欲脱
6.阳明热炽兼津液大伤
7.暑伤津气
8.温热在肠
(1)热结便秘
(2)热结便秘,阴液素亏
(3)热结便秘,气阴两虚
(4)热结便秘兼有阴伤
(5)热结便秘兼痰热壅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