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安全系统工程 授课教师:秦汝祥 能源与安全学院 二○一三年九月 能源与安全学院 安全工程专业 4.1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什么是危险? 4 危险、有害因素及危险源辨识 重点:危险源辨识方法 重大危险源的界定 危险因素: 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 有害因素: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含义 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 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4.1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4.1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13816--2009) 分为四类: 管理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险因素 行为性危险因素 物理 化学 生物 人的因素 物的因素 环境因素 室内 室外 地(水)下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 20类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灼烫; 火灾;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高处坠落; 坍塌; 冒顶片帮; 透水; 放炮; 火药爆炸; 瓦斯爆炸; 锅炉爆炸; 4.1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三、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 1、询问、交谈 长期从事某项工作的人,根据经验往往能指出其工作中的危害。 2、现场观察 辨识小组成同通过对工作环境的现场观察,利用经验发现其存在的危险源。 3、查阅有关记录 查阅组织的事故、职业病的记录,可从中发现存在的危险源。 4、获取外部信息 从相关类似项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有关危险源信息,加以分析研究,可辨识出组织存在的危险源。 4.1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5、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分析特定工作任务中所涉及的危害,可识别出有关的危险源 6、安全检查表法 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对组织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可辨识出存在的危险源。 7、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事件树分析 、故障树分析等。 4.1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有以下8个方面: 厂址 总平面布置 厂内运输 建(构)筑物 工艺过程 生产设备、装备 作业环境 安全管理措施 4.1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请仔细找出动火作业现场的安全隐患。 监护人坐在安全帽上 乙炔瓶泄漏 乙炔瓶与氧气瓶间距不够(5米) 乙炔气瓶应直立放置 作业人员未戴防护眼镜 气瓶离动火区域距离太近(10米) 被切割物应放平 焊接物下未清除可燃物 监护人靠在配电箱旁睡觉 无消防器材 找出油漆作业现场至少6项安全隐患。 1.未使用安全带 2.梯子摆放不正确,应使用升降平台或脚手架 3.梯子脚无防滑措施,梯子上部未与电杆固定 4.两手同时使用,无手攀扶 5.高处作业无人监护 6.未戴防毒面具或口罩 7.立梯与地面夹角过小(宜75。±5。) 请找出作业现场中的安全隐患。 配电室门和电柜门未关闭 有人吸烟 起重物品无人监护 电线接头乱摆放 货物堵塞紧急出口 擅自动用消防设施冲洗地面 未穿戴防护用品进入现场 存放桶未盖导致储存物挥发 气瓶搬运方式错误 在化学品区域饮水进食 搬运重物姿势错误(应膝盖弯曲) 搬运长物应两人合作 找出作业现场的不安全因素 未系安全带 货物过高,阻挡视线 攀爬 物品堆放倾斜 井盖未盖实 违章检修 化学品倾翻 违章吊装 道路上杂物 油漆与木料混装 现场管理混乱 电缆凌乱 危险源 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4.2 重大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分类 第一类: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的物质。 第二类:导致保护措施失效的因素。 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构成要素 重大危险源: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重大危险源的构成要素 危险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 该物质在现场的存贮量 4.2 重大危险源辨识 单元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4.2 重大危险源辨识 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4.2 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 爆炸品; 易燃气体; 易燃液体; 易于自燃的物质;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氧化性物质; 有机过氧化物; 毒性气体; 毒性物质 一爆 四燃 二氧 二毒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