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第十五节电子显微镜的发展趋势资料.ppt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第十五节电子显微镜的发展趋势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子显微镜的发展趋势 一、电子显微镜的发展 二、现代电子显微镜 (1)高性能场发射枪电子显微镜日趋普及 场发射电子枪能够提供高亮度、高相干性的电子光源,能在原子(纳米)尺度上对材料的原子排列和种类进行综合分析。 九十年代中期,全世界只有几十台;现在已猛增至上千台。我国目前也有上百台以上场发射枪透射电子显微镜。 常规的热钨灯丝(电子)枪电子显微镜,分辨率最高只能达到 3.0nm;场发射枪电子显微镜,分辨率可以优于1.0nm,场发射高分辨透射电镜的分辨率达到0.2nm; 超高分辨率的扫描电镜,其分辨率高达0.5nm-0.4nm。 目前,JEOL的ARM-200F透射电镜分辨率可以达到0.08nm。 二、现代电子显微镜 (2)发展新一代单色器、球差校正器,以进一步提高分辨率 球差系数Cs:常规电镜的球差系数Cs约为mm级;现代电镜的球差系数已降低到Cs0.05mm。 物镜球差校正器:把场发射透射电镜分辨率从点分辨率提高到信息分辨率,即从0.19nm提高到0.12nm甚至于小于0.1nm。 聚光镜球差校正器:把STEM的分辨率提高到小于0.1nm的同时,聚光镜球差校正器把束流提高了至少10倍,非常有利于提高空间分辨率。 在球差校正的同时,色差大约增大了30%左右。 因此,校正球差的同时,也要同时考虑校正色差。 二、现代电子显微镜 (2)发展新一代单色器、球差校正器,以进一步提高分辨率 色差系数Cc:常规电镜的色差系数约为 0.7mm;现代电镜的色差系数已减小到0.1mm。 利用单色器(能量过滤器),能量分辨率将小于0.1eV,但单色器的束流只有不加单色器时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利用单色器的同时,也要同时考虑单色器造成的束流减少的问题。 二、现代电子显微镜 (3)电子显微镜在纳米材料研究中的重要应用 由于电镜的分析精度逼近原子尺度,所以利用场发射枪透射电镜,用直径为0.1nm左右的电子束,不仅可以采集到单个原子的Z-衬度像,而且还可采集到单个原子的电子能量损失谱。即电镜可以在原子尺度上可同时获得材料的原子和电子结构信息。 当材料的尺度减少到纳米尺度时,其材料的光、电等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可能具有独特性。因此,纳米颗粒、纳米管、纳米丝等纳米材料的制备,以及其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研究热点。 利用电镜,一般要在200KV 以上超高真空场发射枪透射电镜上,可以观察到纳米相和纳米线的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像、纳米材料的电子衍射图和电子能量损失谱。如,在电镜上观察到内径为0.4nm 的纳米碳管、Si-C-N 纳米棒、以及Li 掺杂Si 的半导体纳米线等。 二、现代电子显微镜 (3)电子显微镜在纳米材料研究中的重要应用 在生物医学领域,纳米胶体金技术、纳米硒保健胶囊、纳米级水平的细胞器结构,以及纳米机器人可以小如细菌,在血管中监测血液浓度,清除血管中的血栓等的研究工作,可以说都与电子显微镜这个工具分不开。 总之: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在材料科学特别纳米科学技术上的地位日益重要。稳定性、操作性的改善使得电镜不再是少数专家使用的高级仪器,而变成普及性的工具;更高分辨率依旧是电镜发展的最主要方向。 二、现代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的发展趋势 物理学院 邢晓东 xingxd@课件保存于:cailiaofenxi2013@163.com 密码:xingxiaodong 电子显微镜的发展趋势 一、电子显微镜的发展 二、现代电子显微镜 三、 一、电子显微镜的发展 (1)电子的发现与晶体结构 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可远溯自1897 年英国物理学家J.J. Thomson发现电子;发现磁场与电场对电子有偏折现象; 1912年von Laue发现X光衍射现象,经Bragg父子进一步发展,奠定X光的波动性和利用电磁波衍射测试晶体结构的方法; (2)两个重要的发现 1924年,法国科学家De Brogli提出物质波理论; 1926年,Schroedinger及Heisenberg等人发展量子力学,树立电子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基础。 经100kV加速的电子,其波长为0.0037nm。 电子既然有波动性,则应该有衍射现象;TEM等电子显微镜是量子力学发展的产物。 一、电子显微镜的发展 (2)两个重要的发现 德布罗意波的实验验证--电子衍射实验1 1927年,戴维森与革末(C.J. Davisson G.P. Germer)用电子束垂直投射到镍单晶,随着镍的取向变化,电子束的强度也在变化,这种现象很像一束波绕过障碍物时发生的衍射那样。其强度分布可用德布罗意关系和衍射理论给以解释。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