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doc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 权奎山 (一) 瓷窑的分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瓷窑增多,烧造区域逐渐扩展(图一)。在东汉晚期开始烧造成熟瓷器的浙江上虞1、江西丰城2、湖南湘阴3,这时期继续生产,并窑场规模扩大、烧造地点增多,很快进入了兴盛期。浙江地区制瓷手工业发展尤为突出,除上虞外,在东吴或东吴以后,在慈溪4、温州5、金华6、德清7等地也相继建立窑场,烧造瓷器。位于太湖之滨的江苏宜兴,在东吴、西晋时期也开始建窑烧造青釉瓷器8。西晋的统一,为制瓷技术的交流和普及、推广提供了方便。大约在西晋以后尤其是南北朝时期,制瓷手工业发展迅速,在长江中下游以外地区也逐渐开始建立瓷窑,主要有福建的福州怀安窑9、泉州晋江窑10、广西桂林窑11、四川的邛崃窑12、成都的青羊宫窑13、安徽的淮南窑14、山东的枣庄中陈郝窑15、淄博寨里窑16、河北的内丘窑17等。广东、河南地区虽然未发现这时期的瓷窑遗址,但这里墓葬中出土的晋南朝或北朝时期的瓷器与周围诸窑的产品有明显的区别,推测这些瓷器很可能就是广东、河南本地区所烧造的。并据有关考古资料推测,河北磁县贾壁村18和河南安阳19发现的隋代瓷窑遗址,均可上溯到北朝晚期。 上述瓷窑(烧造地点)制瓷技术进步较快,产品质量日益提高,遂逐渐形成了各自的风格。 (二) 南方地区瓷器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区由于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人口有所增加,农业生产逐渐发展和人们对瓷器需求量的急剧增长,使南方地区的制瓷手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南朝时,烧造瓷器的地点已遍及长江流域。这时期南方地区各瓷窑均烧造青釉瓷器,仅个别瓷窑在烧造青釉瓷器的同时烧造黑釉瓷器或兼烧少量的黑釉瓷器。 1、青釉瓷器 青釉瓷器是南方地区制瓷手工业的大宗产品,是生产的主流。 东吴时期 东吴时期是成熟瓷器发展初期,各地青瓷窑场发展很不平衡。一般说来,浙江上虞一带烧造的质量较好,湖南湘阴次之,江西丰城较差。东吴时期青釉瓷器的器类较东汉晚期增多,可以分为二大类。第一类是日常生活用器,器型主要有双唇罐、鸡首罐、罐、盘口壶、盆、洗、钵、碗、盘、耳杯、杯、水盂和虎子等,制作规整。浙江绍兴出土的一件三足洗20,口径23. 6厘米,平沿,曲壁,浅腹,三个虎头状足,造型端庄、稳重(图二),是东吴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江苏南京赵士冈出土的一件虎子21,长20.9厘米,体形似一跪伏的动物(图三),造型新颖、生动。其腹下侧刻划铭文一行:“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可知这件虎子的烧造年代(251年)、产地(上虞)和制作者,是研究东吴时期青瓷的珍贵资料。此外,还有的将水盂的外形作成蛙形(图四)、杯作成鸟形(图五),既实用又美观。第二类是随葬明器,这类器物在东汉时期大部分是陶质的,东吴时期多改用青瓷质料的。器型主要有谷仓罐、鸡笼、猪圈、犬栏、井、碓、灶等,多是模仿现实生活中实物而作的,形象逼真,生动表现了祥和、殷实的家居生活的情景。在明器中值得注意的是谷仓罐(图六),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它是先作成一个大罐,颈比较长细,口较小,然后在颈上部、口周围贴上四个小罐,最后在罐上、长颈周围塑出或贴上楼阁、阙、人物、动物等。这类罐是由东汉晚期的五联罐发展演变而来的,但远比五联罐高大、精美。它是东吴时期青瓷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器型,多为浙江上虞烧造。这时期胎、釉的状况较东汉晚期多有改进。由于各地制瓷原料和制作技术的不同,胎、釉的呈色较为复杂,胎有浅灰、灰、深灰、灰黑色等,釉有青、深青、青黄、青褐色等。花纹装饰是美化瓷器的重要手段。东吴时期青瓷饰有花纹的不多。装饰技法有划花、压印花和贴花。日常生活用器上的花纹很简单,习见的仅有水波纹、斜方格纹、铺首纹。斜方格纹是压印而成,呈宽带形,饰于洗、盆、罐(图七)等器物的上腹部或肩部,改变了东汉晚期罐等器物通体饰斜方格纹(麻布纹)的作法。铺首纹呈兽头状,嘴衔环,模制成后贴于盆、洗等器物的上腹部或腹部。(见图二)。斜方格纹和铺首纹往往配合使用,具有古朴、庄重的效果。谷仓罐除了罐上面复杂、繁褥的堆塑之外,有很多在罐的上腹部和肩部贴饰模制的佛像(见六)、人物、各种动物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东吴永安三年(260年)谷仓罐22,贴饰狗、鹿、龟、鱼、走兽以及持矛刺猪的人物,正面肩上贴一驮碑伏龟,碑面刻:“永安三年时,富且洋,宜公卿,多子孙,寿命长,千亿万岁未见央”(图八)。 两晋时期 两晋时期青瓷生产发展迅猛。浙江上虞、慈溪一带的窑场产量和质量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江西丰城、湖南湘阴的窑场发展很快,产量、质量大幅度提高,有些产品完全可与上虞、慈溪的媲美。两晋时期青瓷器类十分丰富。在日常生活用器中,原有的器类,如罐、盘口壶、水盂、虎子等,式样剧增。鸡首罐成功演变成鸡首壶。同时,新增了兽形尊、插器等器型。造型美观、大方。浙江余姚出土的一件西晋时期的鸡首壶23,造型奇特,此壶通高24厘米

文档评论(0)

ddw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