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九、登革热【WS 216-2008】 急性起病,发热(24h~36h内达39℃~40℃,少数为双峰热),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及明显疲乏等症状。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等 疑似病例 + 发病前14d内去过登革热流行区 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低于100×109/L) 或 + 居住场所或工作场所周围(如半径100m范围)1个月内出现过登革热病例 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低于100×109/L) + 临床诊断病例 同时具备 (不具备流行病学史)疑似病例 = 临床诊 断病例 急性起病,发热(24h~36h内达39℃~40℃,少数为双峰热),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及明显疲乏等症状。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等 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低于100×109/L) 单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或IgM抗体阳性 + + 临床诊 断病例 + 或 = 或 从急性期患者血清、脑脊液、血细胞或组织等中分离到登革病毒 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长 应用RT-PCR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出登革病毒基因序列 确诊病例 十、白喉【WS 275-2007】 具备临床表现 疑似病例 潜伏期1d~7d,多数为2d~4d.根据病变侵犯部位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其他 部位白喉 鼻白喉 喉白喉 咽白喉 白喉 白喉 咽白喉(分4型) 喉白喉:原发性喉白喉少见,多为咽白喉向下扩散所致,起病较缓,全身中毒症状轻,起病时呈犬样咳嗽,声音嘶哑,甚至失音。重者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呼吸道梗阻而窒息 鼻白喉:原发性鼻白喉少见,多由咽白喉扩展而来。全身症状轻,局部表现为鼻塞、流浆液血性鼻涕,鼻孔周围皮肤红、糜烂或结痴.鼻前庭或中隔上可见白色假膜 其他部位的白喉:少见,皮肤、眼结膜、耳、外阴、新生儿脐部、食管等处偶尔可发生白喉。均有局部炎症、假膜形成,全身症状轻,但在疾病传播上有重要意义 咽白喉 轻型 全身及咽部症状均较轻,假膜呈点状或小片状,常局限于扁桃体上,有时可无假膜,但白喉杆菌培养阳性。 普通型 全身症状有轻至中度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咽痛等,伴有扁桃体肿大,表面有灰白色片状假膜,可逐渐扩大,延及咽喉壁。常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及压痛。 重型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有高热、面色苍白、明显乏力、恶心、呕吐、咽痛明显,严重者出现血压下降。扁桃体和咽部水肿,假膜延至咽部及鼻咽部,甚至整个口腔,呈灰白色和黑色。口腔有腐臭味,颈部淋巴结肿大,颈部有明显的软组织肿胀,称为“牛颈”,常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炎。 极重型 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假膜范围广泛,多呈黑色,并有局部坏死,口腔有特殊的腐臭味,扁桃体和咽部出现高度肿胀,可影响呼吸和吞咽,颈部到锁骨上窝软组织明显水肿,出现重度“牛颈”。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并发有严重心肌炎和周围神经炎,亦有血小板减少、出血等表现,病死率极高。 咽拭子直接涂片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棒状杆菌,并有异染颗粒 疑似病例 + = 临床诊断病例 参考流行病学史:1.多在秋冬季节发病,2.一周内与白喉病人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疑似病例 或 + = 白喉杆菌分离培养阳性并证明能产生外毒素 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四倍或四倍以上增长 确诊病例 十一、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WS 215-2008】 + = 流行病学史:多发生在冬、春季,患者身上或衣服上常有体虱存在 急性持续性发热:大多数患者体温在前驱期后2d~3d内达到高峰,多为39℃~40℃。热型多为稽留型,也有弛张型或不规则型。 疑似病例 流行性斑疹伤寒 疑似病例 或 + = 皮疹:大多数患者于发病后4d~6d开始在腋下和两肋出现皮疹,以后皮疹延及胸、腹、背部及四肢,以背部最为明显。初期皮疹为散在、略有突起、边缘不整,此疹鲜红但按之褪色。在发病的6d~8d,皮疹最盛,为瘀血性皮疹,此时的皮疹形状小而圆、色红,中心呈暗紫色,按之不褪色。 神经系统症状:发病早期有剧烈头痛,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也加剧,可出现烦躁不安、谵妄、嗜睡。少数患者出现四肢僵硬、颈项强直及脑膜刺激症状等。 临床诊断病例 流行性斑疹伤寒 疑似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或 + = 实验室检测结果阳性: 1.检测普氏立克次体抗体(外斐反应或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2.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普氏立克次体基因片段 3.普氏立克次体分离 确诊病例 流行性斑疹伤寒 + = 流行病学史:多发生在秋、冬季,但在温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