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意象,哲思生命关怀.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意象,哲思与生命关怀 ——梁积林诗歌的三步解读 (河西学院 文学院 甘肃张掖 734000) [摘要]:近年来,甘肃诗人梁积林诗歌创作量多而且质优,呈现出后劲十足的创作状态,为河西文学和甘肃诗坛赢得了声誉。本文试从梁积林诗歌的意象选取、哲理思考和生命关怀等三步台阶式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法来分析解读,发掘梁积林诗歌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意象; 哲理; 生命意识; 解读 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甘肃大地,近年来诗歌创作成就辉煌,成为了继北京、四川两省之后名副其实的诗歌大省。从1986年至今,已经有十九位甘肃诗人参加了诗刊社举办的被誉为“中国诗坛的黄埔军校”的“青春诗会”,生活在河西走廊焉支山下的梁积林就是这其中的一位。 多年以来,梁积林对西部大地上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意象等饱含地域色彩的母体书写,成为甘肃诗坛的一道独特风景。自九十年代开始在《诗刊》《人民文学》《诗选刊》《诗歌月刊》《飞天》等权威刊物上发表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入选多种年度权威选本,出版诗集五部, 2005年参加“青春诗会”,被甘肃省文学院评为“2005年度甘肃文坛新闻人物”并多次获得各种奖项,是甘肃诗坛近年来最为活跃、后劲十足的诗人。 梁积林“既立足于他所生存的西北偏地,立足于无处不在的自然恩赐和磨砺,也在深植于大地的同时,向诗歌的空灵之处伸出自己探究的枝叶。他的诗歌既有土地给予的朴素,真挚和坚韧的耐久力量,也借助于心的时空,以适度的现代感受开掘当下人类在现代性过程中的内心感受。” [1]本文试从梁积林的诗歌意象解读、哲理沉思以及诗人诗歌中所表现出的对于西部人生存状态的悲悯意识做一个梳理,从而抛砖引玉,给河西诗歌研究贡献自己的微薄的柴薪。 一:回归传统的诗艺述说 梁积林的诗歌既是现代的,也是传统的。读他的诗歌,仿若置身在唐朝时期的西部大地,朴素但又新颖的意象组合,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的韵律,新奇独特的比喻,构成了他诗歌表达中最基本的元素,从而也建构了梁积林诗中富于边塞风情的诗学地理,也形成了他继承传统诗词,尤其是唐边塞诗的优秀传统,以此来展示自己独具风格的诗歌艺术。 在梁积林的诗中,所有的意象几乎都是从自己生活多年的河西走廊和辽阔的西部中提取的。从他诗集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河西大地》、《西圣地》、《西北偏北》这就像一块富于吸引力的磁场,将梁积林和他的诗歌收敛起来,从有限的地域名词的书写上开掘出无限的诗歌表达手法和诗歌中有关生命感悟的深度。胡杨、胡蜂、悍马、大麦、经幡、祁连、牧马人、西大滩、黑水国遗址、黑河、焉支山,这是梁积林独具特色的意象群,除非生在河西走廊,你一定不会对这些名词产生兴趣,或者即使写进诗中也表现得苍白无力,索然无味。但是,梁积林做到了,做得那么无可挑剔。沱沱河、敦煌、塔尔寺、布达拉、裕固、匈奴、吐火罗、古格王国、龟兹、交河古城……种种这些原生态的名词,在梁积林的诗中那么一站,就像是西部大地上泛黄的经卷一样,让人不禁叩长头顶礼膜拜。“白桦摇曳,牛羊过河/康隆寺的钟声锈迹斑驳/所谓大坂,就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长坡//叫声哥哥,叫声姐姐/我们看到的是同一座宿命的俄博//无关星宿,草原红褐/怀揣红菱,吹灭霜灯//今夜,我在皇城/八百里的塔拉滩上/有一顶挂着马灯的褐子帐篷”(《肃南草原》)。短短的四节诗歌,堆砌了16个意象,但他们并不是毫无关联的,而是用加法原则一层一层叠起了神秘开阔的诗歌高地。灵动的想象,简洁干净的词句,布局的节奏性、跳跃性以及紧凑性,无不在昭示一种肃南草原上空的神谕。让我们将目光停留在梁积林的诗句上,停留在诗人笔下肃南草原静谧祥和的氛围中来,给自己内心增添虔诚的分量。诗歌《西藏》中容纳了18个意象,但读来却感觉是一气呵成。梁积林的诗,仿佛是一个字一个字从自己的内心剪下来,拼贴到一块儿,构成一幅动感的西藏画面,这些名词巧妙地叠加,又让人从内心深处摒弃浮躁,与城市的喧闹隔绝,宛如行走在青藏高原广袤的苍穹下,洗净自己内心的铅华。 “在西部,一个内心湿润的人才能造就桀骜的诗歌之气。当你把一块落日磨砺成纷扬的时间粉末;当你把一块黑夜铸打成一个闭锁世俗的铁锁,整饬后的一个词语就是你生命的星宿;种下脚步才能收获道路;能推开一粒霜的门的人,才能看到一个大雪隆冬的辽阔。” [2]梁积林一直书写自己熟谙的西部精神家园,敏锐地把脉自己的诗歌地理,努力构建出了属于自己的诗歌写作路数。“(西部)个性鲜明的地域特色,边地独有的民族风情,加上诗人个性十足的发现与表达,梁积林的诗歌意象群,构成了卓而不群又无谁替代的独特风景。” [3]所以,我认为,梁积林的诗歌意象是原生态的,他用回归传统的诗艺技法和意象群抒写出了自己对西部大地的感悟与疼痛,构筑了自己诗歌的原风景。在当代中国诗坛是独具魅力的特有现象。 二:内心深处的哲理思考 梁积林的诗歌明显带有思考的痕迹。这种思考,不仅仅体

文档评论(0)

wdhtm3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