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意境再现——评孟浩然《春晓》四种英译文库.docVIP

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意境再现——评孟浩然《春晓》四种英译文库.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本文由鲨鱼游过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23卷第4期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01.23 No.4 1111笙!旦 12婴型21堡些!!垡坚!!墼型!竺!型竖苎i!巫£堕!!!!业z型墅!型墅丝!!箜2垒匹堕!!!! o英语学习。 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的意境再现 ——评孟浩然《春晓》四种英译 罗 剑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武汉430079) 摘要: 意境是古典诗歌的灵魂。本文通过对孟浩然《春晓》4种英文译本的对比,分析了各版本形式、效 果和韵律的不同对意境再现的影响及其对文学文本翻译的启示 关键词:翻译;意境再现;等效理论;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IBl5.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2187(2010)04—0080一04 汉语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格律诗词,非常注重意境的 营造。古人作诗.往往廖廖数言便勾勒出一幅幅或慷慨激 昂,或凄凉婉转,或浓墨重彩,或宁静致远的图画。而其用 语却又那么直白平易,于不经意间已然千山万水,层峦叠 现,万种情思如云蒸霞蔚,弥漫其间。中国田园山水诗含 蓄、感性、恬静、幽美,绝不是纯客观、机械地描摹自然。孟 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所表现的主观的生命情调 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了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 珑,渊然而深的灵境”(宗白华,1987:151)。具体地说,“意 境”指“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达创作出的气氛或画境”(冯庆 华,200l:215)。本文对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作《春晓》的几 种译文进行比照,试图以“意境之美”为尺度,从具体词汇的 翻译,意象的还原以及形式的选择这几个方面对原诗的几 种译文进行比照,以讨论古典诗词中意境再现的问题。这 既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也是评点各译文的最终尺度。 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之一,用语直白、晓畅。 闻一多先生说他的诗“平淡得像一杯白开水”,然意境幽远 曲折,这就给译者提出了透过平实语育再现原诗悠远意境 的难题。庄子说:“虚室生白”,“中国诗词文章都注重这空 中点染,转虚为实的方法,使诗境、词境里有空间,有荡漾, 和中国画面具有同样的意境结构”(宗白华,1987:161)。我 们常说翻译是砸碎语言的外壳,得出其意义的内核。而在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译者所需做的,不仅要砸破语言的外 壳,通过对原诗作者生平、经历来解读原诗内容,还要运用 恰当的选词,选择特定的形式,还原原诗意象(in目寥),最终 再现原诗的意境,从而在精神上达到高度契合。 许渊冲先生在论及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时曾提出过著名 的“三美”理论(be讯科of傩舶iIlg、bc锄ty of∞u【ld、be孤巧of folm):“意美”、“声美”、“形美”,即“译诗要和原诗一样能感 动读者的心,这是意美;要和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这是 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这是形美”(许渊冲, 一、对《春晓》的解读 孟浩然的《春晓》传唱千年,脍炙人口,影响深远。时至 今日,日本的一些商店还悬挂着这首唐诗。对这首诗的解 读,历来分歧不大。张燕瑾(见萧涤非等1983;95)的解读有 一定代表性:“《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平淡无奇,反复读之 便觉诗中别有天地”,“整首诗就象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 然而悠远深厚,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 爱”。 以上这番理解很符合作者隐士的身份和恬淡的心境。 然而联系作者的生平,将其作这首诗的年代乃至心境作一 番考察,也许会有新的意味。孟浩然是唐代隐士,虽归隐于 家乡襄阳鹿门山中,但“为学三十载。闭门汉江阴”(全唐诗)。 一心期待有朝一日能白鹤冲天,一鸣惊人。在仕途上成就一 番事业。40岁时离开鹿门进京应举进士,并处处显露才 学,求人引荐,最终还是进士落弟,“不才明主弃”。无奈之 2004:85)。对于“意”,许先生在“三似”中指出“意似是指译 文和原文在内容上(有时还在形式上)相似”(许渊冲。2004: 89。由此可见。“意”主要指内容。然而在古典诗歌翻译 中。声之美。形之美,意之美,在我看来只不过是手段,最终 下回到鹿门。可见此时诗人内心是有些失意的。该诗应是 诗人重回鹿门所作.在这种情形之下,该诗最后二旬“夜来 要表现的还是原诗的“意境”之美。所谓“意境”,即“艺术家 收稿日期:20lO一02一∞ 作者简介:罗剑(1974一)。男,硕士,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师 80? 万方数据

文档评论(0)

wdhtm3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