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
?
?
???? ? 一、课题的提出:
2、在举国上下普及《公民道德纲要》,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建设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胡锦涛总书记针对全民道德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强调了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思想。因此,加强和完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研究和教育评价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积累了许许多多的优良传统美德。这些优良传统美德不断发展,又注入了新的内容,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学生如何将这些美好的传统继承和发扬下去,使之代代传承和弘扬是摆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议题。
3、多年来,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中,在传统美德承接的实践探索中,全国各地更是蓬勃发展,许多省市众多实验区点开展中小学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各具特色。但是,纵观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还存在如下缺陷:一是实践研究还不够深入,策略方法还不够健全,缺少可操作性;二是一些课堂教学活动,内容针对性不够,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未能有效发挥传统美德培育的应有作用;三是就区域文化的发掘、整理,有针对性的落实课程开发运用实施还不够。
4、
基于以上思考,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新课程改革,提高我校区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评价体系,结合我校区教育实际情况,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全校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时间与探索》的实验研究。
?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内容、重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 、研究的目标
发觉、发掘、构建中华传统美德德目体系,编写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校本教材;初步探索出一套全校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切入口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方法和措施;探索传统美德教育与其它学校德育内容的关系,总结出学校德育的一些成功案例;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水平,推进学校德育内容系统化、特色化、科学化建设,让受教育对象了解、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识,增强区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判断能力,增强积极的道德情感,让传美植根于学生心中。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目标体系构建研究。
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研究,即加强校本课程建设:1-2年级开设《三字经》;3——4年级开设《弟子规》;5—6年级级开设《中国楹联》课程。
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研究,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厅廊文化、走廊文化、班级文化、园景景文化建设。
4、学校、家庭、社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三位一体互动模式研究,即开展“亲子阅读,书香一小”,家校互评,家校携手共撑教育大伞活动。
5、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管理与评价研究。
(三)、本课题的重要观点:
?
1、中华传统美德概念和内涵的界定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她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包罗极为广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通过筛选、概括、凝练、重释,我们可将教育内容概括为十八项: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自强不息、谦虚礼貌、诚实守信、严己宽人、人贵有耻、见义勇为、整洁健身、求索创新、勤劳节俭,见利思义、敬业尽责、清正廉洁、爱国爱民、天下为公。而且每项内容都可以现行德育内容对接,渗透现代意识。如孝敬父母的人伦教育,尊师重道的重教意识,求索攻坚的创造精神,天下为公的全球意识等。
2、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要求和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规律,本课题的研究假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中学生德育工作极为重要的任务,进行“忠”、“孝”、“礼”、“义”、“信”系列教育活动,并将民族精神与现代精神相结合,赋予传统美德以时代内涵,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华美德知识并付诸于行为实践,内化为品德素养,同时提高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四)、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既有理论意义,更是一种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如何在小学阶段,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思想素质,该课题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学校德育工作注入生机与活力,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而且还可弥补当前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中的空白。
三、本课题的研究原则、方法和实施步骤
(一)、课题研究原则
(1)与时俱进的原则。
(2)整体优化的原则。
(3)主体互动的原则。
(4)针对性原则。
(5)知行统一原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推荐.docx VIP
- 锐角三角函数复习课PPT课件.pptx
- 2025年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名师系列).docx VIP
- 2025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北京市选拔赛理论参考题库答案(陶瓷文物修复师339题).docx VIP
- 2024年高考英语读后续写真题试题分析及范文讲义.pdf
- 规培考试之公共理论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车辆维修服务方案1.docx
- 铆工讲义1__基础知识,工具,基本划线.ppt
- 凯捷-长安汽车平衡计分卡项目建议书-20130310.pdf VIP
- 如何提高企业员工忠诚度.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