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下游植群落结构特征及优势种群格局研究.pdf

塔里木河下游植群落结构特征及优势种群格局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塔里木河下游植群落结构特征及优势种群格局研究

摘 要 以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区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将塔里木河中游未断流区植物群落为参照系,对比 分析塔里木河中、下游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并运用地面调查数据与高分辨遥感(快鸟)数据,比较 分析群落优势植物种群的结构与格局特征,为正确评价输水效果提供依据。 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区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中游未断流区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 群落组成结构:下游调查期常见物种有13种,胡杨、柽柳和疏叶骆驼刺为优势种;同期调查中游 物种相对丰富,有26种之多,优势种为胡杨和柽柳。中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均 匀度均高于下游,表现出下游植物群落物种匮乏、系统退化的特征. 群落密度结构:下游乔灌木和草本植物密度总体上表现出随离河距离增加而降低趋势;中游乔、 灌木密度随离河距(林龄)增加而降低,草本层密度随主冠层胡杨的林龄增加呈波浪式增减趋势。 群落垂直结构: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群落垂直结构简单,随离河距离加大垂直结构由乔一灌一草三 层转化为灌一草两层;中游群落垂直结构整体完整,均呈乔一灌一草三层,并伴有少量层间植物。 胡杨直径结构:下游离河300m以内,输水后胡杨发生根萌,直径结构呈不规则的山状或是倒J 型曲线,呈异龄结构,离河1050~1500Ⅲ均是大径阶胡杨,且株数很少,直径结构规律性不明显。中 游胡杨林直径结构规律明显,幼龄林呈倒J形,中龄林呈左偏正态分布,成熟林近似正态分布,离河 再远的过熟林则呈倒J形曲线。随离河距离增加中游胡杨林呈幼、中、成熟林的林龄结构,林相连续 整齐;下游因长期断流,胡杨林在不同离河距离表现出径级缺失或胡杨缺失,林相间断破碎。 对塔里木河中游和下游采用地面调查与下游高分辨(快乌)遥感数据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优势种 胡杨和柽柳的格局,同一区域两种方法取得了一致结论,结果如下: 胡杨分布格局:塔里木河下游遥感分析和地面调查的结果均表明,不同离河距离胡杨分布格局均 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着密度降低而加强,格局规模随离河距离加大斑块面积增大。中游胡杨幼龄林 和过熟林呈聚集分布,中龄林和成熟林趋于随机分布,聚集强度与密度没有必然的联系,格局规模表 现出过熟林聚集性斑块大于幼龄林。 柽柳植株(丛)分布格局:塔里木河中、下游在不同离河距离均呈聚集分布,柽柳植株(丛)的 聚集强度在其分布的非优势段较强,优势段有向外扩散的趋势,聚集强度减小。斑块规模在中下游柽 柳分布优势段均为16m×32m,非优势段大多因为密度太小或是样地面积限制没有表现出斑块的规模。 关键词:植物群落结构,种群格局,胡杨、柽柳,塔里术河下游 Abstract c0咖ulliti龉intlle lowcrrcachcsofThfimRivcr器tlle Th“nE traIlspclned rese盯chobied and∞mmunitiesinnon 0ffmiddlc聆achesOfthe1撕mRiverastherefcrencc cuning system, in we tllestnlcturccha船cteristicsof∞mmuIIitiesthcmiddle锄dlowcr compa豫tivcly勰alvze f∞chesT缸iln dataand Of River’and usiJlg掣.oundsurvcy high·rcsolution stmctllrcandthe ofdomill她t “uick-bird),柚alyzc锄dcommSt咖ullity spatialpanem theb勰is rcsults. spccies,whichprovidc for“肛cctlyeValuating

文档评论(0)

jiuqie9573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