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立體看平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從立體看平面

從 看平面 ,從平面看 周偉志先生(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陳泉勝老師(旅港開平商會學校) 周錦鋒老師(旅港開平商會學校) 張盛孝老師(旅港開平商會學校) 黎璧茵老師(旅港開平商會學校) 問題討論: 立體由平面構成,為甚麼小一學生是 先學立體後學平面,而不是先學平面 後學立體的呢? 在小一時,學生已從直觀中認識立體 及平面圖形,為甚麼在小二時,又要 再從直觀立體圖形中認識面呢? 兒童幾何思維發展的五個階段: 階段零:認識(recognition) 兒童會根據圖形的整體外觀認識圖形,而不 考慮它的部分。 例如:在小一的立體圖形中,學生從直觀分 類中認識圖形的名稱 。 階段一:分析(analysis) 兒童能分析圖形的簡單特性,但不能看出圖 形間的相互關係。 例如:在小一中學生需描述圖形的簡單特性。 階段二:關係(relationships) 兒童能以圖形最少的特性加以定義及分類。 例如:在小二中學生以「面」來了解及比較柱 體及錐體的簡單特性。 階段三:演繹(deduction) 學生能利用演繹及推理來證明各種幾何問題。 階段四:定理(axiomatics) 學生能了解及比較不同的幾何系統。 如何提升兒童的幾何思維能力? A 多閱讀 B 多做練習 C 屬先天性 D 隨年齡自然增長 E 多作操作活動 Clements, D., Battista, M. (1992). Geometry and Spatial Reasoning. In D. Grouws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 420-464).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Piaget, J., Inhelder, B. (1967).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space (F. J. Langdon J. L. Lunzer, Trans.). New York: W. W. Norton. 小二 從立體看平面 我們期望: 讓學生通過實物操作,印出柱體和錐體的 面,作出歸納及比較,從而了解它們的特 性,並以數學語言描述。 思考問題: 為何要讓學生從操作活動中建立概念? 如何安排活動以達致學習成效? 活動一: 不同角柱的面有甚麼相同及不相 同的特性呢? 學生如何 合作? 如何避免重 覆印面? 學生印出 三角柱體的面 學生印出 四角柱體的面 學生印出 五角柱體的面 學生印出 六角柱體的面 每組同學 把結果記 錄起來 每組同學 把結果記 錄起來 綜合結果,讓學生歸納結論 與學生從討論中歸納出不同的角柱 相同之處有:兩個形狀相同的底、側面的形狀都是 長方形 不同之處有:底的形狀不相同、側面的數量不相同 學生表現 -所有組別均能完成操作活動,但有 快慢之差異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