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19世纪最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文学上的林肯之称。 1861年南北内战爆发后,他的文学创作开始了,他的成名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通过黑奴吉姆为了摆脱被奴役、被出卖的命运,从蓄奴主那里逃跑出来到处流浪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于处在奴隶地位的黑人们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生活的无限同情,同时,还谴责了蓄奴主的暴虐无道和罪恶的种族歧视。 马克吐温是中国人民的朋友。当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他称赞义和团运动,说中国人当中只有他们爱国,我希望他们成功。 它只是指出当时社会的问题并没有给人指出一条正确的出路,同时它所宣扬的“自由”和“幸福”也只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幸福,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 4)影响: 对现存的社会弊端和社会秩序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积极性: 局限性: 二、20世纪的欧美文学: 1、现代主义文学: 1)背景: 现代派文学是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社 会的产物。……20世纪以来两次伤亡惨重的 世界大战,接连不断的经济危机,十月革命 的胜利,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人民的 解放斗争,都对欧美各国为数众多的中小资 产阶级知识分子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阅读材料,归纳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造成了西 方社会的精神危机。 阅读材料思考,《变形记》在表现手法上 有什么新特点? 弗兰兹·卡夫卡(1883—1924), 奥地利小说家、欧洲著名的表现主 义作家。出生犹太商人家庭,生活 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表现 在作品中,大都使用变形荒诞的形 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主要作品有4 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中篇 小说《变形记》是卡夫卡最著名的 作品。它通过人变成大甲虫的荒诞 故事,展现了现代人丧失自我,在 绝望中挣扎的精神状态。 二、20世纪的欧美文学: 1、现代主义文学: 2)特点: ①反映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 集中表现自我; ②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 ③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3)代表作: 作品 作家 国家 海明威 美国 贝克特 法国 卡夫卡 奥地利 《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小说中的渔夫桑提亚哥在同象征着厄运的鲨鱼的斗争中虽然失败,但他坚忍不拔,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利。小说中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海明威 《等待戈多》剧照 该剧由两幕组成,故事发生在荒野的路旁,两位主人公都是流浪汉的形象,他们站在荒野中焦急地等待一位叫做戈多的神秘人物的到来,此人不断让人送来各种信息,表示马上就到,可是两个流浪汉等了一天,最后却被告知,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准来。可是经过第二天的等待,戈多依然没来,他们想到过自杀,但最终还是等了下去。 荒诞派作家贝克特 剧中说:“戈多是一个救星, 是一个希望”,“他要是来了,咱 们就得救了”,“要是不来呢,咱 们明天就上吊”。 贝克特 戈多与其说是个人,实际上是一种象征, 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 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 的期望。 戈多到底是什么? 二、20世纪的欧美文学: 2、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夺去千百万人的生命,物 质财富遭到惨重损失,给人类的心灵留 下难以愈合的创伤;欧美各国科学技术 与工业生产飞跃发展,不仅没有消除资 本主义的痼疾,反而加剧了人类的生存 危机,人们开始了对丑恶现实的无情批 判。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其著名的代表作。全书共10卷,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1915年,又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阅读材料思考,《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新特点? 1)背景: 2)特点: 3)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二、20世纪的欧美文学: 2、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广泛吸收、借鉴现代 派的艺术手法,大胆探索,勇于 创新。 * 文学艺术反映了政治的演进、经济 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反过来又影 响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回忆旧知: 1.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