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基础知识培训精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茶经》 《茶经》 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 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 它不仅是一部精辟的农学著作又是一本阐述茶文化的书。 《茶经》分三卷十节,约7000字。 卷上: 一之源 ,讲茶的起源、形状、功用、名称、品质; 二之具,谈采茶制茶的用具,如采茶篮、蒸茶灶、焙茶棚等; 三之造,论述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 卷中: 四之器,叙述煮茶 、饮茶的器皿,即24种饮茶用具,如风炉、茶釜、纸囊、木碾、茶碗等。 卷下: 五之煮,讲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 六之饮,讲饮茶的风俗,即陈述唐代以前的饮茶历史; 七之事,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等; 八之出,将唐代全国茶区的分布归纳为山南(荆州之南)、浙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西、岭南等八 区,并谈各地所产茶叶的优劣; 九之略,分析采茶、制茶用具可依当时环境,省略某些用具; 十之图,教人用绢素写茶经,陈诸座隅,目击而存。 三、白茶 茶叶基础知识 茶叶基础知识 茶叶基础知识 茶 的 起 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之为饮,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 传说公元前2700多年,神农为了普济众生, 采草药,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 荼 是茶最早的名字,唐朝陆羽撰写《 茶经》时将其改为茶,神农氏不仅最早发现茶树,而且将茶叶视为解毒治病养生的妙药 。经过历代茶人的探索实践,将其发展为我国、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灿烂的茶文化。 树龄2700年 树高25.6米 “茶圣”陆羽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 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 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 茶叶基础知识 茶叶基础知识 茶叶基础知识 1、西南茶区 包括云贵川和西藏东南部,这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 2、华南茶区 包括连两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这是中国茶树生长的最适宜区 3、江南茶区 包括浙江、湖南、江西和皖南苏南鄂南,为中国茶业的主产区 4、江北茶区 包括皖北、苏北、鄂北、河南、陕西、山东、甘肃等地,该茶区主要生产绿茶. 1、按发酵程度可分为: 不发酵茶:如绿茶; 半发酵茶:如乌龙茶; 全发酵茶:如红茶、黑茶 2、按品种可分为: 绿茶、乌龙茶、白茶、黄茶、红茶、黑茶、再加工茶 3、按类型可分为: 基本茶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再加工茶: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保健药品茶。 茶叶的分类 茶叶基础知识 中国茶的种类 绿茶 不发酵 轻微 发酵 白茶 轻发酵 黄茶 乌龙茶 半发酵 红茶 全发酵 全发酵 黑茶 茶叶基础知识 茶叶基础知识 茶叶基础知识 中国茶的种类 一、 绿茶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茶叶,占世界绿茶贸易总量的70%。绿茶的基本特征是叶绿汤清,加工工艺是鲜叶采摘后经过高温杀青,然后经揉捻、干燥后制成。绿茶中有所谓的“明前茶”和“雨前茶”,它们是在每年清明和谷雨前采摘嫩芽幼叶制成的茶叶,特别珍贵。 绿茶的种类 一、按工艺分:炒青绿茶 烘青绿茶 晒青绿茶 蒸青绿茶 二、按外形分 :1、扁 形——光,扁,平,直 2、针 形——紧,细,圆,直 A、松针形—绿翠似针 B、银针形—满披白毫似针 3、螺 形——紧结似螺 4、眉 形——紧秀似眉 5、兰花形——芽壮成果 6、雀舌形——单芽扁平,形似雀舌 7、珠形——圆紧成珠 8、片形——片状略卷 9、曲形——细紧弯曲 10、菊花形——扎压似菊 茶叶基础知识 中国茶的种类 一、 绿茶 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