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1
第二章 风景区范围、性质 3
第三章 风景资源评价 4
第四章 规划目标及发展规模 5
第五章 规划分区、结构、布局 8
第六章 保护培育规划 11
第七章 核心景区规划 24
第八章 绿化培育规划 25
第九章 风景游赏规划 27
第十章 典型景观规划 31
第十一章 游览设施规划 32
第十二章 基础工程规划 34
第十三章 社会经济规划 40
第十四章 防灾减灾规划 46
第十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 52
第十六章 近期建设规划 52
第十七章 规划实施策略 55
第十八章 附 则 5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有效保护青龙湖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的资源和全面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指导合理利用与科学建设、依法管理风景区,特制定《青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 本规划成果包括文本、图纸及附件(规划说明书及基础资料汇编),规划成果中的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必须同时使用,在本规划范围内及有关区域的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 本规划适用于风景区内的各类用地保护、利用和建设管理,文本涉及的指标和数据是结合风景区的性质和特色而制定,未涉及到的指标和数据均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的有关法规、规范的规定。
第四条 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严格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保护山岳地貌和森林生态环境,加强植被培育;
严格保护自然水系,加强水土保持;
建立和完善山岳森林生态群落结构,适度调整林相;营造森林生态群落景观;
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重点展示山水、森林群落自然景观和古寨遗址;
统一管理,统筹协调和兼顾多产业发展,适度调整农林产业结构;
创建集观光、游憩、休闲、度假等高品位的绿色生态旅游活动地。
第五条 规划编制依据
1、国家法律与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风景名胜区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120号公布1993年8月1日)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重庆市水利工程管理条例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4688床
床位分布一览表
基地名称 级别 近期规划床位数(床) 远期规划增加床位数(床) 规划期末合计床位数(床) 何家沟 旅游村 532 644 1176 青龙湖区域 旅游村 556 384 940 龙家坡区域 旅游村 358 1230 1588 古老寨区域 旅游点 144 0 144 天堂区域 旅游点 300 0 300 五虎石区域 旅游点 240 300 540 合计 2130 2558 4688
第十六条 风景区总人口规模
风景区总人口:近期 8824人;远期12597人。
其中:游人,近期2130人;远期4688人。
直接服务人口,近期213人;远期469人。
间接服务人口,近期107人;远期240人。
职工,近期320;远期709。
家属,近期: 240人;远期532人。
当地居民,近期6134人;远期6668人。
第十七条 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风景区居民社会建设用地为39.87公顷,远期风景区居民社会建设用地为50.00公顷。近期游览服务接待设施建设用地46.47hm2,远期增加游览服务接待设施建设用地71.30 hm2,共计117.77hm2。则近期(至2015年)建设用地总规模为86.34 hm2,远期(至2025年)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67.77 hm2。
第五章 规划分区、结构、布局
第十八条 规划分区
风景区划分为风景游赏区、风景环境保育区、风景协调发展区、游览设施配套区、居民社会生活区。
风景游赏区(7.91 km2):青龙湖景区(2.37 km2)、古老寨景区(1.88 km2)、天堂景区(1.67km2)、五虎石景区(1.99km2);
风景环境保育区(10.84km2):风景区内的在建三江水库和除上述区域外需恢复、培育、抚育森林植被、涵养水源和水土保持的空间范围。
风景协调发展区(3.66 km2):四方井——卷龙桥生态农业生产观光区、三百梯——猫儿石生态农业生产观光区;
游览设施配套区(1.18 km2):何家沟旅游村、张家湾旅游村、龙家坡旅游村等;
居民社会生活区(0.50km2):何家沟、冉家沟、张家湾及生态农业生产观光区内零散居民点。
第十九条 规划结构
1、职能结构:风景区功能结构由风景环境保育系统、风景游赏主系统、游览设施配套系统、居民社会管理辅系统、风景协调发展系统组成的综合职能结构。
2、布局结构:布局采用“片状组团式”结构模式,形成“一心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