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王信仰_唐宋地狱说之成型》.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王信仰_唐宋地狱说之成型》.pdf

第 31 卷 第 9 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ol.31 No.9 2010 年 9 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ep.2010 十王信仰:唐宋地狱说之成型 姜守诚 (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摘 要:该文以唐宋时民间盛行的十王信仰为中心予以考释,并结合有关道教文献对时人丧葬礼俗及宗教信仰加以探讨。 笔者着 眼于从唐宋道教文化入手分析当时汉地民众的丧葬行事和冥界观念,将有助于深化道书文献的理解,也有助于全面 揭示所处历史跨度下的文化背景和宗教氛围。 关键词:十王信仰;唐宋地狱说;阎罗王;十殿真君 中图分类号:C91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0)09-0081-07 一 佛教地狱说在中土的传布 佛教传入汉地初期,译经者多采取“格义”的方式,即以中土固有观念及名相来比附和翻译佛经。其中地狱说最为典型, 时人常以泰山译称地狱。1如西域安息国僧人安世高(公元 2 世纪时人)东汉恒帝、灵帝时所译《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就 将佛学地狱观与本土固有的泰山治鬼信仰融合在一起,经文谈到“五道”,其中第五道即为“泥犁太山地狱道”,又云:“四 者死后,魂魄入太山地狱中,太山地狱中,考治数千万毒,随所作受罪。”2尔后,随着佛教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地狱说逐渐 摆脱中原旧有的理论框架而援入新说,从而建构出一套复杂的地狱观和善恶报应的学说体系。3如南北朝时佛陀耶舍、竺佛 念译的《长阿含经》卷十九《世纪经·地狱品》:“彼有八大地狱,其一地狱有十六小地狱。”《弘明集》卷十三引郗超《奉法 要》云:“反十善者,谓之十恶。十恶毕犯,则入地狱。”4 魏晋以降,地狱说逐渐被中原民众所接受。有关地狱之描写,亦屡见载六朝志怪小说中。南朝宋刘义庆撰《幽明录》载: 清河贝邱人赵泰忽心痛而死,停尸十日复活,自述地狱中所见:“东到地狱按行,复到泥犁地狱,男子六千人,有火树,纵 广五十余步,高千丈,四边皆有剑,树上然火,其下十十五五,堕火剑上,贯其身体”5 ,又“复见一城,云纵广二百里, 名为‘受变形城’,云生来不闻道法,而地狱考治已毕者,当于此城受更变报。”6此外,南齐时人王琰撰《冥祥记》亦载: “晋程道惠,字文和,武昌人也。世奉五升米道,不信有佛。……太元十五年,病死。心下尚暖,家不殡殓,数日得苏。说 初死时,见十许人缚录将去。” 7 后因程氏宿福甚多而获遣返,“将遣惠还,乃使暂兼复校将军,历观地狱。惠欣然辞出,导 收稿日期:2010 -03 -23 作者简介:姜守诚(1975-),男,山东烟台人,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曾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和(台湾) 成功大学历史学系从事两届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1 这种译法,在汉魏六朝时人所译佛典中凡有多见。如东晋沙门竺道爽撰《檄太山文》:“又太山者,则阎罗王之统,其土幽昧,与世异灵。都  使者降同神行,定本命于皇记,察都籍于天曹,群恶无细不拾,纤善小而无遗, 集魂灵,非生人应府矣。”(梁·僧佑撰:《弘明集》卷十四,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 93页)又,六朝高僧释道安(公元 312或 314~385 年)《训门人遗诫九章》:“无戒食施,死入泰山。烧铁为食, 融铜灌咽。如斯之痛,法句所陈。今故诲约,宜自改新。”(唐·释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卷四十八《诫勖篇·感应缘》,北京: 中华书局 2003年版,第 1467页)此外,有关早期佛典中所涉泰山与地狱之关系,详见萧登福:《敦煌俗文学论丛》,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 限公司,1988年版,第 195~199页。 2《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7卷(经集部),第518页。 3 有关佛教地狱观念之演变及详细内容,参见丁敏:《佛家地狱说之研究》,(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授:罗 宗涛教授,答辩日期:1981年 6月。 4[梁]僧佑撰:《弘明集》、[唐]道宣撰:《广弘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 87页。

文档评论(0)

ddw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