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人参精要.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参 Radix Ginseng 原名蓡。“蓡,药草,出上党,祲者也”。 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之功。 不宜与茶同服。反藜芦。 2005年版药典将人参叶、红参单列。 一、植物来源: 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的干燥根。 依生长环境分园参、山参。 林下参:又称之“籽海”。为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人参。 二、采收加工及商品规格: (一)园参 1、采收时间:以5-6年生的人参质量最好。 2、商品规格:“水子”或“水参”。 ①生晒参; ②红参; ③白参(糖参)。 (二)山参: 挖取时不使支根和须根受伤,加工成全须生晒参或白参。 三、性状鉴别: 顺直体; 横体; 参体; 参腿; 参须; 珍珠疙瘩(点); 雁脖芦、圆芦、马牙芦; 芦头; 芦碗; 艼、枣核艼。 (一)药材: 1、生晒参: 主根 支根2-3条 须根:偶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起。 顶端根茎习称芦头,具不定根(艼)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 断面淡黄白色,有明显的棕黄色环纹,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 气特异,味微苦、甘。 2、红参:表面红棕色、半透明。断面平坦、角质。 3、糖参:表面黄白色,质较重,参体和参腿上常有糖样结晶。味甜。 4、生晒山参: 主根粗短,上端有紧密深陷的环状横纹,习称“铁线纹”。芦头细长,与主根等长或更长;有“枣核艼”;参腿2-3支,须根细长,清疏不乱,质韧,“珍珠点”明显。气香浓。常以“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来形容。全体似人形。 (二)饮片: 生晒参多为横切或纵切片,黄白色,断面形成层环明显,可见菊花心; 红参多为斜切或纵切片,断面红棕色,角质半透明,有人参皂苷样甘苦味。 四、显微鉴定: 生晒参主根横切面: 1、木栓层; 2、韧皮部有大型裂隙和树 脂道; 3、形成层成环; 4、木射线宽广,导管常单 个或数个相聚,径向排列; 5、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 6、栓内层、木薄壁细胞及 木射线中含有草酸钙簇晶; 7、无髓。 粉末: 1、树脂道碎片呈管状,内含黄色或棕黄色树脂团块; 2、草酸钙簇晶棱角锐尖; 3、淀粉粒单、复粒均有,脐点明显; 4、导管以网纹、梯纹为主,螺纹较少。 5、木栓细胞壁薄,有细波状弯曲。 五、化学成分 (一)成分: 1、总皂苷,含量4%,据报道,从人参中共分离出38种人参皂苷。 2、人参多糖:其中80%左右为人参淀粉,20%左右为人参果胶; 3、挥发油0.12%; 4、有机酸、无机元素和维生素等。 六、理化鉴别 1、甾萜类反应 2、以人参皂苷Rb1、Re、Rg为对照品,进行薄层层析分析。 七、人参伪制品 1、插接伪山参 2、浸制人参 3、伪制红参 八、进口参: 1、朝鲜人参(高丽参) 分为红参(别直参)、白参。常为双芦,亦有单芦,称独碗芦。常经过压制,故体方正。 2、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a L.的根。又名花旗参、种人参。原产美国北部和加拿大,我国已引种栽培成功。 无芦头、支根、须根。表面浅黄褐色或黄白色,有密集的环纹及线状皮孔; 质较坚硬,难折断,断面淡黄白色,近形成层处色较深,散有多数红棕色点状树脂道。 气微香,味微苦后甜。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