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凡人善举的典型示范意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凡人善举的典型示范意义.doc

论凡人善举的典型示范意义   摘 要:南通市凡人善举立足于生活、扎根于群众,易于学习、便于仿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凡人善举滚雪球效应。她用来自普通群众的好人好事引领群众自觉投身道德实践,具有道德示范与引领意义,同时在道德榜样的选树、培育、宣传、学习上具有典型示范意义,也在核心价值观的普及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凡人善举;道德榜样;典型示范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278-02   一、南通市凡人善举的“滚雪球效应”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南通市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常抓不懈,形成了闻名全国的“南通现象”,并在新世纪提升为“南通精神”,注重以典型示范普及核心价值观,以群体效应提升城市文明度,取得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成果,深入地践行着核心价值观。   (一)凡人善举个人先进事迹不断涌现   近年来,南通市道德模范更是层出不穷。通州区教师周福如冒着生命危险勇救邻居被烧伤,在2012年10月光荣入选“中国好人榜”;通州区老共产党员宋英,这位94岁高龄的老人一辈子省吃俭用,却慷慨地捐出毕生积蓄的100万元设立慈善基金,扶贫济困;通州区青年周江疆,身为通州建总集团第十分公司副经理,面对烟台工地上的无情烈焰,义无反顾二次冲进火海,为救员工壮烈牺牲,成为新时代青年的道德榜样。   “磨刀老人”吴锦泉,依靠走街串巷磨刀得到的微薄收入,在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害时,一次次进行捐款;通州余西古镇78岁的曹秉隆老人,每天拉着拖车默默地修桥补路,被誉为“现代愚公”;“修车老人”胡汉生把自己的修车收入全部捐出来做慈善,累计捐助善款10多万元。如皋籍的女大学生赵小亭,热心奉献,远赴贵州山区支教,在途中不幸被滚落地山石砸中,噩耗传来,家乡父老为之骄傲,也深深为之惋惜……   (二)凡人善举群体形成“滚雪球效应“   爱心在传递,凡人善举群起效仿形成了“滚雪球效应”。通州中学家境困难的小范同学遭遇车祸,两位贫困生将得到的2 000元捐款转赠给了小范,社会上又募集了30多万善款。激励着小范拄着拐杖走进考场,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后来,小范又将3万多元爱心余款转赠给另一位身患重症的同学。一位身患绝症的女士感恩于江海志愿者的帮助,临终前唯一的愿望就是让丈夫当着她的遗像,填一张江海志愿者申请表。善举在弘扬,江海志愿者队伍从首批注册的34人,发展到目前的13万人。同时,义务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的“知心奶奶”由1人变成1个群体;无红包医院”由1家变成了195家;支教群体由33名发展为1 000多名;“爱心邮路”由1条变成600多条,绵延7 600多公里……   在历年来的道德模范、先进典型等评选活动中,600多位普通群众被评为南通市文明新风典型,其中有6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另有3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7人荣获江苏省道德模范。这些文明新风典型中,90%以上是生活在人们身边的普通人,也许不一定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不经意间传递出的是一丝一缕的道德情怀,温馨感人。形成道德模范不断涌现的“滚雪球”效应[1]。   二、凡人善举的道德示范意义   (一)凡人善举立足生活、善小易为,具有可信性   凡人善举立足于群众之间,存在于生活之中,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却展现着温馨感人的道德光辉。南通市非常重视“凡人”的道德实践活动,以此为平台,构筑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扎实群众基础。道德本来就体现在群众普通的生活之中,对小人物的道德热情要充分肯定,只要是善行,不论事大事小,都应得到赞扬与弘扬。南通市600多个各级文明新风典型,基本上都是普通劳动者,都来自基层、来自群众身边。这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所做的好事,表现为顺手可做、触手可及的道德行为,在平常中展现道德风貌,也正是一大批小人物的“凡人善举”,奠定了公民道德建设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凡人善举易于学习、便于仿效,具有可行性   在精神文明“南通现象”形成过程中,南通市注重在树立道德模范与先进典型时,不是强调一定要有“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倡导平凡的人一样要体现出高尚的道德光辉,一样可以感染身边人、影响更多人,使爱心活动不再有神秘感,避免了道德模范高高在上、高大完美、高不可攀的弊端;强调公民道德水平的提升,要同人民群众的日常工作、平常生活结合起来,使干部群众容易学习、便于仿效,没有太高门槛地投身于道德实践,让凡人善举成为广大群众看得见、学得到的道德标杆,用普通群众的好人好事引领和推动公民自觉投身道德实践。这些具有道德向善性的人和事,显得非常可信、可亲、可敬、可学,都是广大群众看得见、学得到的道德标杆,逐渐形成了南通市独具特色的“凡人善举”现象。   三、凡人善举在道德模范选树学习上的示范意义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