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海外学照明设计是种什么样体验?.docVIP

留学海外学照明设计是种什么样体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远方; 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晓得执着的人,有隐形的翅膀。 编辑手记 昨天晨露的分享《在复旦大学灯泡系开始人生之旅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短短几个小时,在写这篇编辑手记的时候,文章已经接近了两千的阅读量(所以颜值高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对吗?)。 来自金老师的转发是其中一条,让我们感觉内心一阵温暖: 有的“东方不败”肯定会说:看,她长得好,本科学习又是高大上的复旦,肯定能过得很好啊。 但“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勤奋。”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颜值”或者好地学校的确能让人在事业道路上或许有捷径可走,但那些背后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我们看不到的那些付出,是什么在支撑着她在前进? “当你学会独立思考,才是真正获得自由。” 坦诚地说,十多年前的“灯泡专业”绝对是个冷僻专业,多少人在避之不及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地躲着这些冷僻,只有很少的人,沉下心,在学习中去思考。 坚持用“实践”而不是“听说”为自己的判断作依据。 她说,“本科学习是个找方向的过程,逐渐意识到自己更喜欢设计类的方向,而大学的专业更偏向技术,知不足而继续往前走,于是下定决心出国。” 见过太多本科之后出国读书的人,把“出国”当作“念完了大学还是不知道能干啥自己想干啥不如再看看”的死缓。 她恰好不是。 世界那么大,想那么多,不如努力来看看? 好不好,选择了才知道:适合最重要 LRC 学些什么? 十年前美国有两所学校有照明专业的研究生学院,一是以设计出名的Parsons The New School for Design,另一所是以编辑照明教科书出名的Lighting Research Center (属于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的建筑学院),我选择了和我的背景更适合的LRC,在纽约州一个叫Troy的小城市,完成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两年时光。 LRC的要求很严格,每学期要完成12学分。12学分的要求是每周12小时的课程,老师的作业量要求是4倍学分(12x4=48)的时间,此外还需要20小时的助研(Research Assistant)工作,所以每周的工作学习时间至少是80小时(如果想周末休息,那平时就得每天学习15小时)。因为只有五位同学,所以任何缺课、上课不专心、作业不完成的现象都是不可能发生的。 如果说本科课程只是把我们领进门,那么研究生的课程对我们的要求就是成为“professional”! 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Lighting Design: 系里请来了在景观照明、商业照明、家居照明和办公照明领域分别有所建树的四位设计师给我们上课,带我们去纽约市和其他地方实习参观讲解项目。然后带我们实际完成一个项目:根据他们出的题目,我们做设计方案规划。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掌握完整的设计过程,学习和了解他们的设计理念和项目。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各种异想天开的方案,变成了理想和现实兼具的设计实施。而每周两篇的速写要求,让没有设计和建筑背景的同学也不得不逼迫自己拿起画笔,人的潜力往往都是这么挖掘出来的。 Light: 这门课基本相当于把本科时学习的各种光源原理和照明计算,以及配光曲线设计用英语再教授了一遍。不同的是,大学时课程的考核是能背出公式,而研究生课程结束是开卷考,需要完成十几道复杂的照度和亮度计算题目。 Final Project是两人一组完成一个反射器设计,以白炽灯为光源,教授给出配光要求,学生完成配光曲线计算,制作出反射器,并且进行测量,将设计与实测数据做比较。还记得当时我们组得到的题目是:设计一款灯具,使之在40度光束角范围内,和灯具垂直的远距离平面照度均匀。 下面图片就是当时我们用微积分算出来的配光曲线,然后自己动手用铝面反光材料做成反射器,并在黑光实验室进行实测。这门课结束之后,估计这辈子都再也不会搞不清那些照明计算了。 Human Factors in Lighting 以Peter Boyce的同名教科书,讲解人眼以及生理系统对光的各个方面的感受。同时搭配自己亲手完成的实验,透彻的理解眩光、人眼内不同细胞对不同波长和光谱的反应等等。 Light and Health 通过学习国际新的研究成果,和自己实际操作案例,更深一步的地将光与人的健康相结合。光对人的健康最大的影响就是作息系统,这一切决定于光与褪黑激素的形成之间微妙的关系。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我们需要直接采样自己的血液。学校请来专业的护士,在我们搭建好的光环境实验室里,24小时内,每小时采集一次血样分析褪黑素(针头插在血管里睡觉的经历,是不是很珍贵呢?)。 Light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这是Light那门课的延伸,主要学习计算机软件模拟反射器设计。我们学习的是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