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医书】研经言.doc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篇名研经言 书名:研经言 作者: 朝代: 年份: 目录 篇名袁序 属性:莫枚士《研经言》一书,余从丹徒杨霁青先生抄得者也。全书四卷,凡一百五十余篇, 多释 经辨误之作,实有发前人所未发者。陆九芝、陆心源二家序中已详言之。余讽诵再四,觉此 公之学养却优,不独其疏证经义,独具卓识,即其评论近世名医,如谓叶天士《临证指南》 ,于温热脾胃最精等处,皆极平允之论,以视黄坤载、陈修园辈之一味泥古,抹煞先贤者, 其相去为何如耶。迹其生时,适当洪杨割据,天下大乱之时,故虽经镂版,而所传未广。余 曩读《世补斋医》书,即知有先生此书,而四方寻觅,竟未得见。后承霁青先生赐览,因得 录一副本,私心欲广其传,以公同好。故于医学扶轮报、神州医药学报中,皆择尤刊布。诚 以维持绝学,非广为流布,不以收效。今年春绍兴医药学报社拟刊医学丛书,以存国粹。贻 书相嘱欲,将此书刻入丛书中,因即将所录副本邮寄付刊。夫表彰前哲,刊刻遗书,耗为吾 侪医家之责,不足深论。独是莫氏作此书时,即当洪杨割据,天下大乱之时,而今日贵社刻 此书时,又值天下大乱,祸至无日之候,岂天心不仁,降此鞠凶,即涂炭其民众,复肆虐于 医籍耶。抑劫运有常,洪杨距今已六十年,前造此因,今日应有此果耶。然而风雨如晦,鸡 鸣不已,贵社诸君子之用心,亦良苦矣。 \x丙辰首夏江都袁焯记于京口\x 目录 篇名陆序 属性:余婿沈子彦模初,自吴兴来谒,即盛称其师莫枚士先生之医学。余即以拙着《世补斋》 初稿 ,介沈子正于先生,而先生亦邮寄所撰《研经言》属校,并索为序。既卒读,乃叹先生之学 之博,识之邃,深造自得,而左右逢原者,有如此也。夫《本经》、《灵》、《素》,刊之三坟 ,既非蓬心人所能领会,而如南阳一脉,以及《脉经》、《病源》、《千金》、《外台》之所言, 则皆随时随地习见之病,而亦视为鸟篆虫书,不可测识,曾不能用其一方一药,尚何医之足 云哉。君举于乡,不乐仕进,潜心国小,出其余绪,以治医家言,为之审声音,详训诂,以 经解经,复以方求病,遂乃病无遁状,方无虚设。如君之学,若漫誉以高出时辈,则是诬君 而已。岂知君者,君所着尚有数种,应请先以此册付手民,俾今而后之病患,得遇识字之医 ,而免夭札也。里居戢影,韩陵片石外,无可语者,行将鼓棹游苕 间,登君之堂,以所学 相质证,然亦勿勿耳。沈子何幸,而得立雪君门也,是为序。 \x光绪五年己卯三月元和陆懋修拜撰\x (按∶先生于甲申四月刊《世补斋医书》文十六卷中,于此序多所增改,今谨录其初稿。) 目录 篇名陆序 属性:予少与同里莫枚士同治训诂之学,既遭多故,余以军事驰驱南北,与枚士不相闻者数年 。及 余奉讳归,握手道故,则其气益穆,其学益邃,且有不为良相为良医之志。其言医也,本小 学以读《灵》《素》,祧宋元而檷汉唐,与论学之旨同。余初惊诧其言,而卒无以易也,未 几出所着《研经言》,属余为序。夫先秦古书,存于今寡矣。幸而仅存,又多诘屈奥衍,鲁 鱼亥豕,非好学深思不能读,而医书为尤甚。盖近古多闻缀学之士,未必通医家言,医家者 流,往往不识字,不读书,而以医为市,即有一二名家,或究心方剂,而昧于微言,或各执 己见,而疏于考古。无惑乎医家之不明,而世人之多夭札也。枚士忧之,据《说文》以释疝 之殊,据《玉篇》以明癫痫之异,而前人之失正焉。邪哭则证之《巢氏》,症即风痴,酸削 则证之《周礼》,定为酸消。而旧注之疏焉。蛟龙乃龙咬之讹,蛔咬有例。柔 实恶寒之症 ,元本足征。而传刻之讹祛焉。洵乎仲景之功臣,而俗医之针砭矣。他日推其所学以治天下 ,所造岂可量哉。独念予妄谈经济,无裨于世,及退而着书,亦无成就。读枚士书,不能无 愧于心也。 \x同治十年七月愚弟陆心源拜撰\x 目录 篇名自序 属性:余于咸丰之季,避寇海上,时疫盛行,流民踵丧,尽无以救,始知医之急于人也。而学 之既 有年,乃辑众说,考文析义,校注《伤寒论》、《金匮方论》二书,继以《金匮》论略,因 集众症,释名状,立义例,作证原及脉法,继又以治病在处方,因阐经方作释例,继又以处 方在辨药,因《校注神农本草经》。此外解经之作,随成随弃,录其存者,得百余首,厘为 四卷,名曰《研经言》。质之通人,以为他日自镜之资。余不敏,凡所论述,不敢故为高深 ,独标新异。惟务切近平实,求当乎古人之书之义理而已。记不云乎,致知在格物,书亦物 也,读而格之,以致其知,将为延医地也。如曰有裨斯艺,以俟能者。 \x苕川迂叟自序\x 目录卷一 篇名原因 属性:百病之因有八∶一邪气,二水湿,三鬼神,四虫兽,五器物,六饮食,七药石,八人事 。前 五者在身外,后三者在身内。而八纲之中,各有数目。邪气之属,有风日雾瘴,有寒暑。水 湿之属,有露雨,有水。鬼神之属,有冲击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