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气象学第一章(绪论)解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中国气象学发展历史 1898年德国人在青岛建立观象台,并开始气象测报工作;1914年由日本人接管;1924年由中国政府接管。 1912年,中国教育部在北京成立中央观象台,先设立天文、历数,磁力三科,次年设立气象科,蒋丙然(1880—1966)任科长,开始气象观测等工作。 1915年,中央观象台开始绘制天气图,开始试作天气预报,次年正式发布预报。 1924年,中国气象学会成立,选举蒋丙然(1880—1966)任会长,竺可桢(1890—1974)等为理事。 1928年,建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竺可桢任所长。 1945年,延安建立第一个人民气象站。 中央大学成立气象系。 中国气象学界的著名前辈 竺可桢(1890—1974),著名气象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首任所长。 中国气象学界的著名前辈 涂长望(1890—1974),著名气象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首任所长。 蒋丙然,福建闵侯人,是我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开创者。1908年震旦大学物理科毕业后赴比利时双博罗(Gembloux)农业大学学习气象学,1912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教务长; 1913年7月蒋丙然任 国民政府教育部中央观象台气象科科长后开创了我国气象观测事业、绘制了我国第一张天气图、1916年开创了我国向社会的正式天气预报;1914年7月创办《气象丛报》,是我国最早的气象刊物;1924年2月15日,蒋丙然等代表中国政府从日本人手中正式接管青岛观象台。 当时青岛观象台(德国)、上海徐家汇观象台(法国)、香港皇家天文台(英国)号称东亚三大观象台。 赵九章(1907—1968),著名气象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0年至1966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 顾震潮(1920—1976),著名气象学家,1973年至1976年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所长。 叶笃正(1916—2013),著名气象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78年至1981年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所长。 陶诗言(1919—2012),著名气象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1年至1984年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代所长。 曾庆存(1935—至今),著名气象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4年至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所长。 黄荣辉(1942—至今),中国科学院院士,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83年获日本东京大学理学博士。1993年任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是我国天气动力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他为行星波动动力学、大气环流和气候动力学的发展作出许多系统而有创造性的研究。 吴国雄(1943—至今),中国科学院院士。1966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1979年到1983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学习和研究,获博士学位。1983年至1984年应聘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工作,1989年至1991年受聘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地球流体力学实验室(GFDL),任高级研究教授。一直从事天气动力学,大气 环流动力学,气候动力学的研究。 李崇银(1940—至今),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达县人,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地球物理系,并进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他在热带气象学、大气低频振荡及其动力学和ENSO循环动力学等大气科学前沿领域内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 邹竞蒙,中国气象局前任局长,WMO (World Meteorology Organization)的前任主席。 朱抱真先生,大气所研究员,王斌,金飞飞,刘征宇,傅刚的研究生导师,著名的气象学家(meteorologist)。 谢义炳,王绍武(北大);黄士松,么忱生。 复习—流体力学 和矢量分析 大气是层结流体:大气密度(温度)随高度变化。 大气的密度随高度是改变的——层结稳定度。 阿基米德净力使不稳定层结大气中积云对流得以发展;阿基米德净力使稳定层结大气中产生重力内波。 大气中含有水份:相变潜热——低纬度扰动和台风的发展。 大气的下边界是不均匀的: 湍流性;海陆分布和地形的作用。 假 定 连续流体(介质连续、物理量连续) 理想气体(P=?RT,对湿空气引入虚温TV, P=?RTV ) 可压缩流体(P与T有关,而?P与运动有关 ? 动力与热力不可分开) 特 性 重力? 90%集中在10km内 ?准水平,重力与垂直气压梯度力近于平衡?准静力平衡 地球自转? 在大的尺度缓慢流下,地转偏向力(科氏力)不可忽略?准地转平衡?科氏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平衡 层结流体?垂直振荡?大气重力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