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矫形器解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下肢矫形器解读.ppt

下肢矫形器: 目前下肢矫形器是以矫形器所跨越的关节和身体覆盖范围命名。大致分:足部矫形器、踝足矫形器(AFO)、膝踝足矫形器(KAFO)、髋膝踝矫形器(HKAFO)、躯干髋膝踝足矫形器(THKAFO) 下肢矫形器 下肢矫形器的使用目的 1,预防变形 2,矫正变形 3,保护病变组织 4,丧失功能的代偿和辅助 5,减轻或避免患病肢体的承重负荷 6,改善患者的行走步态 下肢矫形器的适应症 1,各种神经肌肉疾患引起的下肢瘫痪 2,适用于下肢各关节的畸形 3,各种骨关节功能障碍 4,各种足部疾患 在制作、装配下肢矫形器时,不应当只考虑患部,而应当把患部作为身体的一部分来考虑;不然就不能正确掌握对线等问题。为此,应以正常的髋、膝、踝关节(距腿关节)、距骨下关节的运动为基础,注意各关节的静态及动态下的相互关联。若忽视这些因素,制作的矫形器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加重肢残者的功能障碍和肢体变形。 下肢矫形器的对线是确定矫形器(特别是关节轴、体重支撑面)与身体整体、以及与地面的相对角度关系。适配是确定矫形器与身体的位置关系。 下肢矫形器的适配与对线 矫形器的足底部与地面平行; 人体的生理关节轴与矫形器的机械关节轴(铰链轴)一致; 装配好的矫形器各铰链轴应保持水平; 身体的外轮廓线和矫形器的曲线相吻合。 下肢矫形器除依据矫形器一般设计原则外,还应符合以下原则 1,在正确穿着矫形器的情况下,病人必须能够舒适地坐下。 2,对下肢水肿的病人,不宜使用紧贴皮肤穿着的矫形器。 3,矫形器有助于改善步态。 足部矫形器: 足部矫形器是用于全部或部分足的矫形器 分为矫形鞋,鞋垫和足底托 矫形鞋 矫形鞋是以矫正足部变形,分散足底压力和消痛为目的而制作的特殊鞋. 按用途通常分为矫正鞋,补高鞋和补缺鞋三类. 矫正鞋 矫正鞋:是根据足部病变治疗的需要,在鞋跟,鞋前掌或鞋内部加以不同形状的垫,楔,块等进行调整而制成不同的矫正鞋 一,鞋跟的调整 1,SACH跟和斜切跟 2,楔跟 3,托马斯跟和反托马斯跟 4,展边跟 用于矫正内翻足的靴型矫形器。在靴的内底和外底上加补正垫进行矫正。 ? 二,鞋前掌的调整 1,内侧楔形掌 2,外侧楔形掌 3,跖骨掌和跖骨头掌 4,半月形掌 5,托马斯掌 6,摇掌 7,蝶形掌 补高鞋:适用于一侧下肢永久性短缩畸形的患者,弥补两侧下肢的不等长. 按其结构分为内补高鞋和外补高鞋. 特殊矫形鞋 丹尼斯布朗踝足矫形器是一种通过金属横杆与两支鞋底部的连接,来达到控制足内翻,脚尖内外旋的足部矫形器,脚的外旋和内收角度还可以通过鞋底的旋转调节装置进行调整。适合于较为严重的脚内翻、大腿内收痉挛以及脚尖内旋的患者,通常在卧、坐位下使用(见图)。 矫形鞋垫和足底托 用于矫正治疗足部变形及消除足底疼痛的鞋 垫和足托. 可分为: 足弓托 补高垫 足跟托 外侧楔形垫 霍曼托 跖骨垫 足跟垫 缓冲鞋垫 舒适性鞋垫 a。跟骨刺 目的:减轻跟底结节的压力。 采用粘弹凝胶垫,制成楔形后跟,在与足跟底结节对应处造一凹陷.凝胶垫可减轻局部压力,楔形后跟有利于负重移向前足。 适应症:足跟骨刺,韧带损伤及跟骨压痛,脚垫所致疼痛,疲劳性足跟病变。 使用说明:按鞋号选择,使用时绿色绒面朝上,透明材料具有少许粘性,粘贴于鞋内足跟部。 b.跟腱炎: 目的:减轻并逐渐增加跟腱的张应力 使用AF0支具限制踝关节活动,外穿垫高跟部的鞋。垫高跟部可减轻跟腱的张力,随着炎症的消退,逐渐减少鞋跟的高度。AF0支具限制足内外翻活动,故可防止痛性跟腱炎和足趾屈位所造成的不稳定. c、松驰性足内翻 目的:矫正足部力线,维持距下关节中立位。 在足跟外侧加楔形鞋跟或鞋垫,同时在前足外侧加或不加楔形垫。足外侧加楔形垫可将负重移向足内侧。 d.僵硬性的足内翻 目的:减少足外侧缘的过度负重。 在足跟内侧加楔形鞋跟或鞋垫,同时在前足内侧加或不加楔形垫。增加跖底负重面积,从而减少足底外侧缘的过度负重,后者防止足跖屈。 (1)内翻矫正鞋垫:利用三点矫正力学原理,通过外侧纵弓和跟骨外侧支撑及将踝关节稳定与中立位,使内翻脚回到正常的生理位置,以维持脚正常的行走姿势。适合于轻度的脚内翻痉挛。根据内翻的严重程度,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相应的鞋垫(见图)。 f.松驰性足外翻 目的:矫正足部力线,维持距下关节中距位,减少行走时距下关节的过度活动。在足跟内侧加楔形鞋跟或鞋垫,同时在前足内侧加或不加楔形垫,将负重移向足底外侧。 g.僵硬性足外翻 目的:减轻足骨侧缘的过度负重。 在足外侧加楔形鞋跟或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