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刻补偿暂行设计准则要点.doc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發 單位 簽名 分發 單位 簽名 暫行設計準則 申 請 表 (一) 文件編號 CM/CA 170 CM/CAP11 適用製程單元 all CAJ00 ( CM/CA P12 CM/CA J10 CA P13 適 用 廠 區 □CM廠 ■CA廠 CM/CA J20 CM/CA N00 CM/CAJ30 CM/CA N10 1.有效日期:自2009年 11 月4 日 起 至 2010 年 2 月 4日 止 (三個月內) CM/CA J50 CM/CA N50 ( CM/CA P00 CM/CA N60 ( CM P01 CA N90 暫行設計準則名稱 CA次外層/外層底片設計暫行準則 制定日期 09年11 月 4日 正式設計準則名稱 CA次外層/外層底片設計準則 修訂日期 年 月 日 ■現行無設計準則 □現行設計準則不適用 □補充現行設計準則之不足處 未核准說明欄: 暫行設計準則對舊生產工具的處理方式說明(請就以下項目作勾選及說明): ▓目前WIP的處理方式。請說明:以共同性ECO更改 ▓舊料號列管或更新的方式。請說明:以共同性ECO更改 □需由設計單位優先更新的料號種類。請說明: □舊料號需更新的範圍及Sorting的期限。請說明: □舊料號需由設計單位完成更新的期限。請說明: □舊料號未於事先作SORTING更改,當發生ECO時,該料號的更新方式。請說明:依此準則製作 □舊料號更新後的查核與防呆方式。請說明: □舊料號未在規定更改範圍內,且未下ECO更改,日後卻因準則的差異,於生產過程中發生品質異常時的責任歸屬問題之釐清。請說明:由工程CAJ20說明 ▓其他應注意事項。請說明:新料號依此準則製作 暫行設計準則內容說明: 1.背景/目的說明: 蝕刻線細異常,重新修訂補償準則 2.適用範圍: 次外層Tin-Plating料號及所有外層料號 Change Control Board 等級:□ A □ B □ C1 □ C2 □ C3 □ C_N,預計提出日期: 會審單位 N50 文件制定單位 設計單位核准 品管單位核准 單位別 制定者 課長初審 理級覆審 工程師審核 課長初審 理級覆審 Q11課長初審 Q00經理核准 CAJ20 任文燦 Tin plating Process設計準則 一.目的 FOR CA廠Tin plating Process 製作 二.適用範圍 4/4線路設計面銅總銅厚小於1.3mil,5/5線路設計面銅總銅厚小於1.6mil 的ALL WV5/U54次外層/次次外層(L2/Ln-1;L3/Ln-2) HDI料號 以上產品滿足Tin plating Process條件即以Tin plating設計,與Tin plating判定條件有沖突時請詢問。 三.相關文件 NA 四.內容 4-1.埋孔塞孔的設計 4-1-1.當前版序設計板厚:12~~80mil 4-1-2.當前版序PTH孔徑≦16mil 同時滿足以上條件需走塞孔設計,且必須設計為前塞 4-1-3.板厚80mil或板厚12mil或孔徑16mil請提出詢問。 4-1-4.塞孔面次由S面往C面塞,底片依點塞孔直徑D+6進行設計。 4-2.線路補償設計 4-2-1. Tin plating Process線寬/間距與Pad補償(此Process適用於CA廠使用H9540乾膜) a .work film 最小間距卡2.75mil b.線寬補償:(底銅+CUI電鍍條件*0.000886)×0.82mil c. PAD補償:設計面銅(中值)銅厚×1.75mil(設計MIN銅厚×1.85mil) d. PAD補償:通孔Pad以A/R 4.5mil及盲孔Target Pad以A/R 5.2mil制作,間距不足均以最小孔環4mil製作,仍間距不足,請詢問 若產生間距不足,改原則參見4-2-2的相關條文。 e.使用動態補償:非阻抗線及非重要線寬且工作間距符合以下需求才需進行動態補償。 1 6mil≦工作間距≦100 mil,線寬加補0.5 mil 2 100 mil<工作間距≦200 mil,線寬加補1.0 mil 3 200 mil<工作間距,線寬加補1.3mil 4動補間距設定:線到線≧3.1MIL,其餘間距設定依原工作層設計間距+0.1mil(如原工作層設計最小間距為2.75mil,到線之動態補償間距外,其餘間距設定值為2.85mil) 4-2-2. 修改工作層補償之原則. 分類 Pad to Pad Pad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