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创新与创新思维提纲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创新与创新思维提纲要点.ppt

第一讲 创新与创新思维培养 引导学习:中国制造业痛在哪里?难在何处? 怪象一:墙内开花墙外香 怪象二:出大力赚小头 怪象三:一边过剩一边进口 怪象四:自相残杀无序竞争 中国制造业闯关还面临几只“拦路虎”? 人口红利减退 生产成本激增 创新能力不足 知名自主品牌少 贸易壁垒渐多 (二)创新内涵 个人层面的; 企业层面的(熊彼特的); 国家层面的(制度创新); 国际层面的(国际公约、协议、组织等) 现在“创新”两个字扩展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经营创新、技术创新、教育创新、分配创新。 学习方法也要创新。 2.创新内涵 张维迎 创新是公司行为,而不是个人行为。 创新实质上应该是一个正规的、常规化的操作程序。 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它所具有的创新能力也是来自整个制度设计。 中国创新大多数属于个人行为,我国将近三分之二的专利是个人发明,而不是公司专利,而在美国比例恰恰倒过来。 全球创新企业评比 (三)经济思想史中的创新观点 熊彼特1883-1950:创新有双重作用,可能是竞争优势、财富,也会破坏一些其他的东西,通常是对公司的竞争地位。创新同时产生着创造和破坏,但创造的价值要超过破坏的价值。(重要) 罗森堡1927-:创新是需求拉动和技术推动同时发挥作用。(重要) 纳尔逊1930-:创新需要惯例的变革,因此组织创新的结果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并不明显。即创新是一场持久的风暴。(重要) 戴维1935-:是创新理论中路径依赖思想的创始人之一。当新技术的市场发育时,何种技术作为标准将取决于历史细节,如传统的英语打字机键盘的布局。所以出现的路径依赖以及锁定很重要。(重要) 格罗斯基1952-2005:次快战略比最快战略更为成功,因为存在所谓的“时间—成本权衡问题”,这会惩罚那些做事过快的企业,而次快企业可以就先行者的努力搭便车。(重要) 培养创新能力从原动力开始 朱清时 1. 2012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格登 2.钱学森 学龄提前,学制缩短,人人皆可早成才。 (按照“大成智慧教育”的构想,儿童可以4岁入学。) 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培养理工文艺结合的“全才”。 科学技术与哲学的统一结合,品德情感与智慧能力并重,培养高尚品德和科学精神。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中国缺少的是能够开山立派、引领国际学术发展方向的世界性创新人才。 我们做的研究很出色,可领域是人家开创的,问题也是人家提出来的。在别人开创的领域中取得让人信服的成绩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开创自己的领域,提出自己的问题,有自己的方向。”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时,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培养创造发明型人才的模式,二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脱颖而出的机制。 举例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20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5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 3.乔布斯 进一步思考 我国错误的教育文化观 幼儿园:“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文化观 小学:“听话”的教育文化观 中学:“训练”的教育文化观 大学:“浮躁”的教育文化观 《创意思考术》 日本当今炙手可热的设计师佐藤可士和在《创意思考术》中分享了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创意意识,以及如何运用创意思考解决各个工作环节中的问题。作者从他22年来接手的超过100个创意项目中精选出12 个,配以彩图说明“创意思考”的 18个关键之处。 实际上,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无意识地进行着创意活动。 “创意思考术”是什么? 它是一种智慧——质疑前提、深入本质、多角度分析,最终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问题。 观看:公司的力量第八集《创新先锋》请同学思考以下观点 不满足于技术引进的日本,发出了自主创新的宣言 这里渐渐成了一群不修边幅的疯子或天才的创业天堂,彼此不关注身份地位,甚至不关注国籍信仰,只关注才能 基础研究的突破,才会带来真正的创新 在创新的诸多因素中,制度大于技术 “创造和创新需要思想自由,我们不能靠集中统一,自上而下的方式来搞创新,我们需要很多人考虑不同的,更微观的事情”。 颠覆性创新需要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下获得激发 人们通常认为“工作是为了活着”,而硅谷人认为:“活着是为了工作”。在这里,创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失败被视为一种值得彰显的资历。 谁来引导创新的方向?谁来决定科技资源的配置?谁更能第一时间感知市场发出的新信号? 一个受指挥和控制的经济,总是不如真正的市场经济。 有人评价道:正是风险投资,让硅谷“创造了这个星球上有史以来最大量的合法财富。” 请同学思考以下观点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