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侯伯:沙孟海的书法艺术与学识.docVIP

书生侯伯:沙孟海的书法艺术与学识.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生侯伯:沙孟海的书法艺术与学识.doc

书生侯伯:沙孟海的书法艺术与学识   摘 要: 沙孟海书法集诸家之长,碑帖融合、恣肆力沉的行草尤为出色,被称为“沙体”。其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除名师指点加业精于勤外,还融合了敦厚的个性,真正做到了字如其人,并得益于其自身深邃的学识和故乡人文氛围的滋养。   关键词: 沙孟海 书法艺术 深邃学识   书法历来讲究名人效应,沙孟海这位浙东大儒,相比大多数书家,书法以外的效应并不凸显。其父只是一位乡村中医,自身勉强有点事迹,亦无非是在陈布雷推荐下,做了军事委员会侍从室秘书,并参与撰修蒋介石家族的《武岭蒋氏宗谱》而已,沙氏兄弟被称为“沙氏五杰”,四个弟弟均是革命家,可谓“以书法而名”。   一、沙孟海的书法艺术   沙老恣肆力沉的行草书风朴拙,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就是所谓碑帖融合——行草碑化的“沙体”。纵观其书法历程,大致分四个时期。   (一)甬城——彷徨寻索期   沙老幼年从父学习篆书及篆刻,后学真行书,主临王羲之一路。1913年父亲过世,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入学时曾携《集王书圣教序》,见时人临《郑文公》、《瘗鹤铭》等,颇觉震撼,亦希望“笔力矫健,气象峥嵘”,于是勤加临习《会稽刻石》、《峄山刻石》,以及吴大澂的篆书《孝经》、《论语》、《说文部首》。师范未毕业时就在篆书方面小有名气,为补贴家用开始卖字,常写屏条、楹联、墓志铭等,还为乡贤代笔,可对自己的行楷依然不满。   沙老后来见到梁启超临《集王书圣教序》、《褚遂良枯树赋》中使用的方笔,又追学黄道周。实际上沙老在宁波时,已亲见“碑帖融合”得较好的先例,如钱罕由帖学入门,博采诸书家,后偏好《石门铭》、《张猛龙碑》一路,并结合黄庭坚字体体势写大字,给沙老留下深刻印象,其实二人在人品、学识、性格上确有不少共性。另外,此时的沙老还常在铺有沙子的操场上用竹竿写大字,锻炼臂力与文字布局能力,为中老年时书写榜书打下了基础。   (二)海上——风格孕育期   1922年沙老随屠康侯前往上海(1921年起任屠家家庭教师)。寓居上海期间,对其书风影响较大的要算沈曾植、吴昌硕。沙老虽未亲见沈曾植(1922年刚卒),但非常欣赏其铿锵豪迈的作品,沙老赞:“专用方笔,翻覆盘旋,如游龙舞凤,奇趣横生。”沈曾植《题黄道周书牍廊坊诗》:“笔精政尔参钟索,虞柳拟焉将不伦。”更加深了沙老对传统的理解,还追黄道周的根,直接向钟繇、索靖及相关书家学习。   1924年吴昌硕在好友况周颐寓所见到沙老的印作,题赞:“饶有书卷清气。”其后三、四年间,沙老更有缘获吴昌硕亲授,并列为门人,听其言论,看其挥毫,对沙老精神层面上的触动极大。不仅在书法的笔法、结体上有所提高,还一改早期临习集字成篇的《集王书圣教序》所造成的缺乏整体观的缺憾,在章法上有了很大飞跃。此时沙老写件极多,其实是一种锻炼,书体由较“平正”的书体逐步转向多样,个性化书法风格正在孕育成形。   (三)博采——碑帖融合期   1928年沙老往杭州任浙江省政府秘书处科员,1929年任中山大学预科教授,随后为了整个大家庭的生计,多次辗转各地。30至50岁,沙老大量临习历代书家作品,远宗汉魏,近取明清及当时诸家各体,即使在抗战时期也没有丝毫松懈。而且这种学习不是浮光掠影式的,有的书家甚至研究几十年,沙老30年代就好颜真卿,1941年还临《祭侄文稿》,而《颜真卿行书蔡明远刘太冲两帖》一文则是于1982年撰写的。   由于书法境界的提升,沙老并不厚古薄今,亦不人云亦云,学篆书不仅取法邓石如。学隶书时就曾称:“明以前不足学。”而钟爱伊秉绶、吴昌硕。行草除苏轼、黄庭坚、米芾外,祝允明、王雅宜、黄道周、傅山、王铎等均爱。此外,沙老的书风与其朴实敦厚的性格相符,其性格更像个“过滤器”,但凡所学书风与其性格有悖的,沙老均会有意无意地加以改造吸收,博习专精。如1948年行草《临王雅宜诗翰(并跋)》就融入很多自己的笔意。   中年后,沙老书法技巧日臻高超,加之阅历丰富,意境亦至“心手达情”。书法融帖学之“尚韵”与碑学之“尚势”。不仅行草多,而且各体皆工,真正做到“既知平正,务追险绝”。从蝇头小字到擘窠大字具佳,1940年行书《辛稼轩寿词抄本》尽显写小字功力,1947年楷书《修能图书馆记》则显得气定神闲。此时期行草气势磅礴,特别适合写榜书。   (四)复归——从容入朴期   学术界普遍认为沙老书风真正形成的临界点约在50岁。但50至80岁间,沙老平时工作繁杂多样,1949年后曾任职浙江大学、浙江博物馆、浙江文管会、浙江美院、西泠印社、书法家协会等,花在教学与文物工作上的精力极多,创作在“文革”期间又受到严重干扰,1961年行草《题天一阁六言联》是此时期的代表作。80岁后的作品反而相对较多,由于视力衰退,书法多行草,偶有1985年楷书《王国维先生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