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性与个性原理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docVIP

共性与个性原理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共性与个性原理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doc

共性与个性原理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收稿日期:2013-02-25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周海龙(1981-)男,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结构力学与桥梁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E-mail)ndsjyzhl@126.com。   摘要:共性与个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理。文章将这一原理引入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从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内力分析以及图乘法三个方面,介绍共性与个性原理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哲学;共性与个性;结构力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13性与个性相互关系原理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一条基本原理[1]。共性是指同类事物共同具有的状态、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个性是指同类事物中各个事物在状态、属性和变化发展规律方面的不同特点。共性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个性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共性与个性原理是分析和解决矛盾问题的根本原理。只有掌握共性与个性的原理,才能依据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对具体矛盾进行具体分析,并正确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哲学与科学的相互关系,可以说是社会意识范围内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哲学的本质在于力图揭示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或者说共性;而科学的本质在于力图揭示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特殊规律或者说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个性蕴含共性,哲学与科学之间形成了本质上的内在联系及密切的互动关系。哲学对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的指导作用就是共性与个性关系原理的运用。   结构力学课程是一门充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课程。例如,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一1795)的颐和园十七孔桥,为园内最大的石桥,它经历了多年风风雨雨的考验,但其几何不变性仍然未受影响。因为通过零载法的分析,发现当孔数为奇数孔时,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当孔数为偶数孔时,体系为瞬变体系[2]。可见,设计为奇数孔满足了几何稳定性的要求,从几何组成分析的角度来看是稳定的结构。根据共性与个性的原理,上述零载法分析的结论体现了共性,而十七孔则体现了个性,它是由桥梁的跨径以及泄洪要求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多孔拱式体系桥梁结构的建造应用了哲学中的共性与个性原理。本文通过几个具体的示例,介绍共性与个性原理在结构力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培养学生从哲学角度来理解和思考问题。   一、几何组成分析的规律   几何组成分析对于结构力学初学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几何组成分析可以判断该体系是几何不变体系还是几何可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而几何不变体系则可作为结构。此外,通过几何组成分析,还可以判定结构为静定结构还是超静定结构,从而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几何组成分析中首要的问题是计算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一般教材[3]会给出两个公式:   对于一般杆件体系   W=3m-(2h+r)①   式中:m为刚片的数目,统计时不含基础;h为单铰的数目;r为支座链杆的数目。   对于铰接链杆体系   W=2J-(b+r)②   式中:J为结点的数目;b为杆件的数目;r为支座链杆的数目。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周海龙,等共性与个性原理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体系中存在组合结点的情况,教材中未给出相应W的计算公式,很多学生在计算此类问题时,常常不知该怎么办。其实如果清楚以上两个公式的关系,问题就会变得迎刃而解。公式①适用于任意体系,对于由杆件组成的体系均适用,当然也适用于带有组合结点的体系,它具有普遍性,体现共性;公式②适用于全部结点均为铰结点的体系,它具有特殊性,体现个性。带有组合结点的体系也是具有特殊性的体系,故可以用体现共性的公式①进行计算。   其实几何组成分析的方法也体现了哲学的共性原理,掌握这些分析的方法也就掌握了几何组成分析的精髓。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几何组成分析的方法总结如下:   (1)当体系中有明显的二元体,应首先考虑拆掉二元体。   (2)当体系本身与基础之间通过三根支座链杆相连时,则只分析体系本身即可,基础可去掉,所得结果代表整个体系的性质。   (3)当体系本身与基础之间通过多余三根支座链杆相连时,则基础必须作为一个刚片。   (4)凡是以两个铰与外界相连的刚片,无论其形状如何,从几何组成的角度来看,都可看作通过铰心的链杆。   (5)链杆和刚片可以相互转化,有时把链杆当作刚片来分析,有时把曲杆或者扩大的刚片当作链杆来分析,三角形也不总是看作刚片,必要时把它拆成链杆,甚至可以把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