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的文献看宋代四川方言.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历史的文献看宋代四川方言

2008年第2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总第155期 No.22008 Sum JournalofSichuan Science No.155 University(SocialEdition) §宋代文化研究§ 从历史文献看宋代四川方言 刘晓南 (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与民族创新基地,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从移民史来看,现代四川方言可以上溯至元代,宋以前则难知其详。然而我们可以通过文献记 述考证宋代四川方言状貌。从大量宋人文献中索隐钩沉,查明宋代四川方言1l条语音特征以及宋人对四川 方言的2种称谓,从而对宋代四川方言有了一个可信的初步认识。 关键词:宋代;方言;巴蜀语;西语;四川方言 中图分类号:H1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0766(2008)02-0036—10 历史上的四川方言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课题,这是因 文献,说到底就是流动不居的有声语言的物质凝固 为巴蜀大地历史上曾经民族接触频繁、人口迁移众多而 形式。鲁迅门外文谈》说:。当时的口语的摘要,是 语言状况复杂;作为这一区域的通用交际工具——汉语, 古人的文;古代的口语的摘要,是后人的古文。”正如宋 是一门由移民带来的语言,且有其独特的植入历史。崔 人陈骥文则》所云:“商盘告民,民何以晓?然在当 荣昌在他的著作中给我们勾勒了这一历史过程…【2】。从 时,用民问之通语,非若后世待训诂而后明。”“民间之 战国时秦吞并巴蜀以来两千三百余年间,汉族移民人川 通语”应当就是鲁迅所说的当时的口语。古人文章中常 大致可划分为两大阶段,前段由秦到宋末,后段由元明 夹杂方言口语,北齐颜之推所谓。著述之人,楚夏各 到现代。前一段移民主要来自西北或北方①,故而形成 异”是也。此风唐宋犹然。宋林希逸竹溪雇斋十一稿 接近秦晋的梁益方言【3】【41,崔荣昌称之为巴蜀方言。至 续集)卷二十八:。乡邦俗彦即方言也,今人简帖或用 宋末,这个移民传统逐渐削弱几至中断。元初以及元末 之。”林氏只说书信简帖中运用方言俗语,其实古人笔记 明初、明末清初三次改朝换代争夺巴蜀的战争使四川的 诗话,乃至散文诗词歌赋又何尝不间杂方言于其中。诗 生产遭严重破坏,人口锐减,此后人川移民主要来自湖 圣杜少陵“用方言之稳熟”③,即为后人所称道,如: 广,因而奠定现代西南官话基础。移民史告诉我们,现 。老杜八仙诗序李太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船,方言也, 代四川方言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元末呤J9。但要问宋及宋以 所谓襟纽是已。竹【副文艺家从表达的角度肯定方言:。句 前的四川方言面貌如何,并进一步确定它与现代四川方 法欲老健有英气,当间用方俗语为妙,如奇男子行人群 言有无传承关系,则移民史无法提供有力材料。可不可 中,自然有颖脱不可干之韵”№J。语言学家却看重其历 以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去推测并构拟?由于我们还无法 史文献语料的价值,早在上世纪60年代,周祖谟先生就 确定现代四川方言是不是与中上古

文档评论(0)

牛X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