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讲课用解读.ppt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载荷按作用性质的分类 载荷类型通常分为:静载荷、冲击载荷和交变载荷。 1、静载荷:指大小不变或变化过程缓慢的、载荷。 2. 冲击载荷:在短时间内以较高速度作用于零件上的载荷。 3. 循环载荷:指大小、方向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的载荷 按作用形式不同分: 变形定义与分类 1、变形: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将发生形状和尺寸变化,称为变形。 2、分为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 外力去处后能够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外力去处后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应力与应变 应变:单位长度上的变形量。用?表示。 应力:材料发生变形时内部产生了与外力相对抗的力,称为内力。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用?表示。单位为MPa. 应力? = F/A 应变? = (L-Lo)/Lo 主要力学性能指标: 刚度、弹性、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等。 2、弹性极限: 材料产生完全弹性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称为弹性极限。 σe=Fe/So 强度与刚度的区别: ?1)强度是指某种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即材料破坏时所需要的应力。一般只是针对材料而言的。它的大小与材料本身的性质及受力形式有关。如某种材料的抗拉强度、抗剪强度是指这种材料在单位面积上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剪力,与材料的形状无关。?2)刚度指某种构件或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即引起单位变形时所需要的应力。一般是针对构件或结构而言的。它的大小不仅与材料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且与构件或结构的截面和形状有关。 ? ?? ??强度是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刚度是表示材料发生弹性变形的难易程度 长试样:δ10 简写为δ短试样:δ5 布氏硬度测试原理 布氏硬度测试步骤 洛氏硬度测试原理 洛氏硬度测试步骤 摆锤式一次冲击试验 如不能制备标准试佯,可采用宽度7.5mm或5mm等小尺寸试祥,试样的其他尺寸及公差与相应缺口的标准试样相同,缺口应开在试样的窄面上。其中5mm×10mm×55mm试样常用于薄板材料的检验。 焊接接头冲击试样的形状和尺寸与相应的标准试样相同,但其缺口轴线应当垂直焊缝表面。 把试样放在试验机的支承面上,试样的缺口背向摆锤冲击方向。将质量为m的摆锤安放到规定的高度H,然后下落,将试样打断,并摆过支点升到某一高度h,试样在冲击试验力一次作用下,折断时所吸收的功为冲击吸收功为Ak。 1、试样冲断时所消耗的冲击功A k为: A k = m g H – m g h (J) 2、冲击韧度a k AK a k = (J/cm2) Sk 冲击吸收功和冲击韧度 就是试样缺口处单位截面积上所消耗的冲击功。 冲击吸收功 Ak 作为材料韧性判据,与温度、试样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内部组织和缺陷有关。 1.冲击韧度对材料内部缺陷反映很敏感 能够灵敏地显示材料的宏观缺陷和组织微小变化,因此在生产中可用来检验材料的冶金质量,热加工质量 冲击韧度对材料的意义: 2.冲击韧度随温度下降越来越低→冷脆现象 在韧脆转变温度以下,材料由韧性状态转变为脆性状态。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越低,说明低温冲击性能越好 2.材料冲击韧性的表示方法 国标GB/T229-1994 冲击功吸收功:表征金属材料冲击韧性高低的指标是冲击功吸收功,也就是材料在断裂前所吸收的能量。 根据试样缺口的不同,冲击吸收功用AKV和AKU表示,单位为焦耳,数值可从试验机的刻度盘上读出。 2.材料冲击韧性的表示方法 国标GB/T229-2007 冲击吸收能量:表征金属材料冲击韧性高低的指标是冲击吸收能量; K=mg(H1-H2) 2.材料冲击韧性的表示方法 按照国标GB/T229-2007,U型缺口试样和V型缺口试样的冲击能量分别表示为KU和KV,并用下标数字2或8表示摆锤刀刃半径,如KU2 ,其单位是焦耳(J)。 冲击吸收能量的大小直接由试验机的刻度盘上直接读出。 冲击吸收能量的值越大,材料的韧性越大,越可以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 冲击吸收能量K或冲击韧性值K越大,材料的韧性越大,越可以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一般把冲击吸收能量低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冲击吸收能量高的材料称为韧性材料。 【小资料】GB/T 229-2007与GB/T 229-1994相比,在金属冲击韧性的名称和符号等方面有较大变化,为方便读者学习,将关于金属材料冲击韧性的新、旧标准名称和符号对照列于下表中。 新标准GB/T229-2007 旧标准GB/T229-1994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冲击吸收能量 K 冲击吸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