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边沁、威格摩尔与英美证据法的知识传统
— 以证据与证明的一般理论进路为核心的一个叙述
吴洪淇*
证据法,特别是英美证据法,历来被视为高度技术化和实践性的领地,众多的证据法
研究都将目光集中在证据规则特别是排除规则,而对证据法自身的理论传统却无暇顾及。
20世纪50年代之后,这种状况更是随着证据法典化运动的兴起而达到一个高潮。1986
年,理查德 ·伦伯特教授在一篇重要文章中曾经这样嘲讽过五六十年代的这种注释性研
究:“法律评论中有关证据的论文基本上都遵循这样一种模式— 传‘闻规则的第二十九
个例外怎么啦以及如何通过增加几个词来解决这一难题”,,为此,伦伯特略带夸张地宣
布 “(那时候的)证据法研究已经濒临死亡”{1}或许对这种研究现状的不满所带来的刺
激,也可能是证据法法典化成功之后所带来的注意力的转移,20世纪80年代之后,英美
证据法研究无论在学科研究方法还是在关注重点上开始出现一个重要转向,传统的主流
注释性研究逐渐被跨学科研究所主导,研究重点也由传统的以排除规则为中心逐渐延伸
至整个司法证明过程。{2}而推动这场研究范式转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便是来自英国
的威廉 ·特文宁W(illiamTwining)教授。
威廉 ·特文宁,英国著名法理学家、证据法学家,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U(CL)奎恩法理
学教授并且长期在美国迈阿密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多年来一直活跃于英美法学界。特文
宁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法理学、法律教育、证据法与叙事学等。特文宁早年主要
从事法理学研究,中年之后,为了将“他那些更为一般化的理念的意涵和适用性放在不那
么抽象的层面来进行检验和考察”,{3}便逐渐用法理学的视角来审视证据法。其在证据
中国政法大学讲师,博士研究生。
理查德 ·伦伯特:“新证据学:分析{1}证明过程”,载 《波士顿大学法律评论》[RichardLempert,TheNewEvidence
Scholarship:AnalyzingtheProcessofProof,66B.U.L.Rev.439(1986)]。
罗杰 ·帕克、迈克尔 ·萨克斯:“证据研究再思考:跨学科转向的多重结果{2}”,载 《波士顿学院法律评论》[Roger
C.Park,MichaelJ.Saks,EvidenceScholarshipReconsidered:ResultsoftheInterdisciplinaryTurn,BostonCollege
LawReview,2006,autumn]。
威廉 ·特文宁:反《思证据:开{3}拓性著述》,剑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WilliamTwining,RethinkingEvi-
dence:ExploratoryEssays,p.1,Co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6);关于特文宁教授在法理学方面的研究成就,参
见於兴中:“威斯特伐利亚二重奏、黑箱操作及法学的北强南弱— 威廉 ·推宁对西方法学的反思与批判”,载
法《学家茶座》,第21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法领域的代表作包括 《反思证据:开创性论著》、证《据理论:边沁与威格摩尔》以及 证《据
分析》合(著)。多年以来,特文宁一直致力于将法理学的抽象研究与证据法的具体法律
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不仅撰写了大量的著作,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一种组织者和领
导者的角色。2008年,为了表彰特文宁教授30多年来为证据法研究所作出的开创性贡
献,美国法学院协会 A(ALS)证据法分会将首届 “约翰 ·亨利 ·威格摩尔终身成就奖”颁
发给他。{4}在颁奖典礼上,同样身为著名证据法学家、威《格摩尔论证据》的编撰者皮特
·蒂勒斯教授在介绍特文宁的时候,称其为 “证据法的毛泽东”,认为 “比起其他人来说,
他逐步使这场证据法革命得以制度化”{5}。
的确,在20世纪70年代,特文宁所面临的证据法研究领域与伦伯特所看到的基本是
一样的,那就是:英美证据法研究传统几乎仅仅关注证据规则尤其是排除性规则。与证据
法相关的其他领域,包括法庭科学、法庭心理学、证明逻辑、概率论等等其他领域几乎完全
彼此隔绝。尽管早在半个世纪之前,美国已故大法官霍姆斯早已在 《法律的道路》中告诫
法律人:“对于法律的理性研究在今天可能属于和白纸黑字打交道的人,但是未来它却会
属于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6}但半个世纪之后,这种状况在证据法领域并未成为现实,
证据法反倒成为法学研究中最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