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学校家庭与社会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学校、家庭与社会 第一节 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意义 儿童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第一任老师是自己的父母,家长的言谈举止时刻影响着子女。 1.直接的教育 2.间接的教育 家庭氛围;榜样 婴儿的依恋类型 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 回避型依恋(avoidant attachment) 焦虑—矛盾型依恋(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一)家庭教育的生活化特点 (二)家庭教育的情感化特点 溺爱;简单粗暴 (三)家庭教育的多样化特点 三、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二)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首先应当做到要求合理。对孩子的要求还应做到统一。 此外,对孩子的要求不宜过于繁琐细致,家长应当善于抓根本、抓原则,关系到孩子身心健康的大事,一旦提出要求,就要坚持到底,决不让步、放松。同时,也应当给孩子留有充分的自由。 (三)要理解和尊重孩子 (四)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修养 虎妈 or 猫爸 ?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吉尔福特(J.P.Guilford )根据思维进程的方向特征将人的思维划分为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认为创造性的主要表现是发散思维能力。 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以鼓励赞许的手段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探索性的学习方法 强权教育 放养教育 ? 第二节 社会教育 一、社会教育的意义 (一)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 社会存在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人的意识: 首先是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 其次是文化背景的影响。 最后是社会风气的影响。 (二)人的个性品质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 如幼儿游戏中的同伴交往,重要他人的评价 二、社会教育的途径和形式 社会对中小学生的教育,主要通过以下渠道和形式。 (一)街道、胡同、邻里对中小学生的教育 (二)社区对中小学生的教育 (三)各种校外机构对中小学生的教育 (四)大众传播媒介对中小学生的教育 观察与模仿是儿童学习的重要方式 第三节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一、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 学校有严密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比较完善的教育设施,受过专门化训练的教师。 二、家庭、社会、学校应齐心协力,互相支持 三、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 1.互相访问 互相访问应当注意的是: 首先,互相访问应当经常化,不能只是在出现了问题后进行。 其次,双方都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最后,要让孩子理解、认可这种访问,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请孩子参加。 2.建立通讯联系 3.举行家长会 4.组织家长委员会和举办家长学校 5.举办学校开放日 四、学校与社会联系的主要内容与形式 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使学校与学生主要居住地区间形成稳定的联系网络 2.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 复习思考题 一、简要回答 1.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有? 2.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3.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形式有哪些? 4. 学校与家庭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二、论述题 1.试述在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工作中,学校 应当起主导作用。 2.试述利用大众传媒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 * Start ? *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