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 会.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社 会.doc

哲学与政法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课程教案 第二章 社 会 课程名称: 社 会 学 授课导师: 毕 天 云 职 称: 教 授 第二章 社 会 第一节 社会概述 一、社会概念 (一)我国历史上的社会观 (二)西方学者的社会观 1.社会唯实论 社会唯实论因与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正统派理论唯实论有相相通之处而得名。在唯实论看来,除个别的东西之外,还存在着一般的东西。较为严格的唯实论认为,一般先于个别,个别是有由一般分化而来的;较为温和的唯实论认为,一般存在与思维之中,它是对十事物的共性(相似性、普遍性)的抽象。社会唯实论是唯实论观点在社会理论中的贯彻或体现。它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社会唯实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孔德、迪尔凯姆,英国的斯宾塞,美国的斯莫尔、帕森斯。 2.社会唯名论 社会唯名论因渊源于中世纪经院哲学的非正统派的理论唯名论而得名。在唯名论看来,只有个别的东西(特殊、特相)才是实际存在的,而一般(概念、共相)不过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的东西的名称;个别才是科学的对象,一般则是逻辑的对象。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是实际存在的,社会则是各个个人的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而认识社会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社会唯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卢梭、塔尔德,英国的洛克,美国的吉丁斯和德国的韦伯。 3.社会过程论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既不赞成社会唯名论也不同意社会维实论的社会观,他从对社会唯名论和社会维实论的批评中提出自己独特的社会观。齐美尔认为,仅仅承认个体的存在,如同仅仅承认树木、水滴的存在一样,是远远不够的,社会也不是一个实体。在齐美尔的心目中,社会是一个过程,是一种具有意识的个体之间互动的过程,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他通常称之“交往”,构成了社会。齐美尔认为,社会的本质存在于人与人的交往和互动中,社会是一个由单个人所构成的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网络,是各种关系形式的总合。 4.社会关系论 关系主义方法论是当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分析社会现象的基本方法,他的社会观就是关系论的。在他看来,社会学视野里的社会世界,其本质就是各种关系。他指出:“概念的真正意涵来自于各种关系。只有在各种关系系统中,这些概念才获得了它们的意涵”。“我可以对黑格尔那个著名的公式稍加改动,指出‘现实的就是关系’:在社会世界中存在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关系——不是行动之间的互动或者个人之间交互主体性的纽带,而是各种马克思所谓的‘独立于个人意识和个人意志’而存在的客观关系”(《实践与反思》1998:133)。 (三)马克思的社会观 马克思:“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特征的社会”。“社会——不管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这一界定主要包括了两层意思: 一是社会的本质,及社会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 二是社会形成的基本途径。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即社会是在人们的相互交往和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因为只有通过相互交往和互动,才能形成社会关系,各种社会关系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关系体系即构成社会。 (四)社会学的社会涵义 理解社会概念需要三个结合:一是形象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的结合,二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三是现象分析与本质分析的结合。 在社会学中,我们从两个角度界定社会的涵义: 第一、从外在形态上看,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域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这一界定实际上是从形象思维、感性认识和外在现象等综合角度认识社会,分析的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 A.主体要素 B.地域要素 C.结合要素 D.文化要素 第二,从内在本质看,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这一界定实际上是从抽象思维、理性认识和内在本质的角度认识社会,分析的是社会的实质。 主体角度:个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群体的关系、群体之间的关系(家庭之间、家族之间、民族之间、阶层之间、阶级之间等等) 静态角度:社会结构的关系——上下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等。 动态角度:社会互动中的关系——冲突、合作、竞争、同化、模仿、暗示 生活领域:家庭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职业或事业关系等等。 方法论意义: (1)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个人是社会关系网络中一个个纽结 (2)个人社会性的获得(参与广泛的社会交往和互动) (3)个人的社会作用(不应该无所为,也不能无所不为) (4)个人要调适各种社会关系的作用方向,减少内心冲突。 (

文档评论(0)

克拉钻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