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脉脉压与状动脉病变及左室肥厚相关性研究.pdf

中心动脉脉压与状动脉病变及左室肥厚相关性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心动脉脉压与状动脉病变及左室肥厚相关性研究

中心动脉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左室肥厚相关性研究 中文摘要 中心动脉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及 左室肥厚相关性研究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 硕士研究生:刘正忠 导师:韦育林副教授 摘 要 研究背景 中心动脉压是指中心动脉内的压力,一般是指主动脉内的压力。 左心室产生的压力沿动脉系统传导,产生脉搏波,脉搏波在外周阻力血管产 生反射,形成反射波。反射波反向传导,叠加在近端动脉前向的脉搏波上。我们 记录到的动脉血压均含有脉搏波和反射波两种成分。由于越靠近外周,血管内的 反射波数量越多且复杂,导致外周动脉压与中心动脉压各血压成分的大小存在差 异。 从病理牛理学的角度来看,与外周动脉血压相比,中心动脉血压能更直接的 反映主动脉血流动力学特点,因而其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更为密切。 Framingham心脏研究指出脉压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其对冠心病的预 测价值高于收缩压和舒张压。进一步细分年龄发现,小于50岁的人群中舒张压 是最丰要的预测因子,50—59岁的人群中三者预测价值相当,大于60岁的人群 中,脉压超过其它血压成分,成为丰要的预测因子。 2002年PhilippeF等进行侵入性测量获得主动脉脉压,发现其与冠脉病变 109 的程度密切相关,而且其相关性比收缩压和舒张压密切。JankowskiP等对1 名患者进行侵入性血压测量并进行4-5年随访之后发现,脉压与心血管事什的发 牛关系密切。 中心动脉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左室肥厚相关性研究 中文摘要 国内目前尚无研究应用直接测量法测定中心动脉压并评价其与心血管主要 事件的相关性。 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直接测量法抉得患者中心动脉血压,比较中心及外周动脉脉压与 冠脉病变及左室肥厚的相关性,旨在探讨中心脉压与外周脉压对冠脉病变严重程 度及左室肥厚程度的预测价值,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1.1入选标准 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期间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住 院并第一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资料较完整的患者。 1.2排除标准 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炎、严重心律失常 以及心脏瓣膜病;合并继发性高血压、1型糖尿病;合并其它因素引起的肝、肾 功能不全:合并肿瘤或血液、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处于休克、应激等不稳定 状态。 2.研究方法 2.1血压的获得方式 外周动脉血压:取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平静状态下的肱动脉血压。中心 动脉血压:取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时造影导管进入辛动脉根部获得的血压。 2.2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评价 采用Gensini积分法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根据造影结果所见选取 8支丰要的血管段:左丰干、前降支近段、前降支中段、第一对角支、回旋支近 段、回旋支中段、右冠脉近段、右冠脉中段,若问隔支、第二对角支、钝缘支及 前降支远段中任一血管段的直径超过上述8支血管段中的任一血管段,即用该支 血管段取代直径较小的血管段;按其最狭窄处评分:0分:狭窄(25%11分:狭 Tl 中心动脉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左室肥厚相关性研究 中文摘要 最后总分为8支血管段记分的总分,若一支血管段多处狭窄,即以该血管段最狭 窄处计分。 2.3左室肥厚程度评价 (cm)+0.0128×体重(kg)一0.15291 者左室肥厚程度的评价标准。 2.4可能影响脉压的相关危险因素评价指标 高血压史; 2.5实验分组 按性别分组: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 按高血压分组:分为有高血压史组和无高血压史组。 按糖尿病分组:分为有糖尿病史组和无糖尿病史组。 按吸烟分组:分为有吸烟史组和无吸烟史组。 按脉压(pulsepre

文档评论(0)

jiuqie9573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