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级医用电镜基础理论资料.ppt
第一章 绪论 (一)电子显微学的形成 古希腊的阿拉伯人用单片玻璃透镜来取火。 16世纪 (荷兰人Janssen Zacharias发明由多玻璃透镜组成的复式光学显微镜)。1665年A.V.Leewenhoek撰写了第一本专著《Micrographia》,他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了软木塞,命名为——细胞。 17-18世纪 (无出其右) 19世纪 (提出相差理论,发明了消相差透镜) 1931.6.4日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研究生Ruska和 导师knoll等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透射式电子显微镜(Tra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仅放13倍,但为以后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1932年 公布于世,定为“电镜诞生年”。 1934年 Ruska将分辨率提高到50nm。 1937年 Dulest等(德国人)分辨率提高到了25nm,并拍出了细菌微细结构的图象。 1939年 Ruska等在德国siemens公司研制生产了系列 商品电镜,分辨率10nm,共生产40台。 因Ruska的历史功绩,电镜对人类揭示丰富多彩的微观世界之奥秘,发展人类物质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1986年获诺贝尔奖物理学奖。与他共享的另两位科学家Binnig和Rohrer,1981年发明了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 几十年来,各种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学科间互相渗透,如X射线能谱成分分析和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电镜技术,所以,它的性能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商业电镜的点分辨率已优于0.2nm,晶体分辨率已接近0.1nm,放大倍数已达到100万倍。实现了从原子水平观察物质结构细节的理想。 国内进展 TEM:1959年中科院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精密仪器厂等联合研制出了(XD-100型),1965年由中科院科学仪厂研制出了DX-3型透射电镜,其点分辨率为0.3~0.4mm,1977年由上海新跃仪表厂成功的设计制造出了DXB2-12型透射电镜,该镜晶体分辨率为0.2nm,放大倍数达80万倍。 SEM:扫描电镜研制已达到国际水平。 扫描隧道显微镜现也已小批量生产,其分辨率达到0.1~0.2nm,横向和深度分辨本率已达0.01nm。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少 数几个能生产这种新型电镜的国家之一。 (二)电子显微形态学与现代医学 电子显微形态学是观察小于显微(0.1mm-0.2μm)物质结构,称超微结构或亚显微结构。 上世纪40年代始,EM在病毒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都发挥了作用。从医学基础理论研究渐扩大到临床应用,对疾病病因的探索,病情转归,肿瘤早期诊断及肾病分型诊断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虽然它的发展日新月异,但还有不同的认识。因为他不是一种治疗或检测仪器。不象CT、B超等,但可作为辅助诊断仪器。以分辨率高的特点,在观察微细结构时必须依靠电镜,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三)医学电镜类型 1.TEM:二维图像观察 2.SEM:获得表面三维结构立体图像 3.高分辨率型TEM和SEM:研究DNA、 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 4.AEM: X-ray能谱和波普仪 5.UTEM:加速电压最高达100000kV。 (四)样品制备 TEM, SEM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电子显微学技术?Why do we study the electronics and the technique? 发展: “结构生物学” “纳米生物学” 等 必要性:认真学习有关内容,对完善我们系统的形态学知识结构很有必要,更是培养高水平、高质量优秀人才所必需。 我们如何做好实验?How do we work well the experiments ? 明确目的:学习目的 实验目的 夯实基础:努力学习 开阔思路 学会应用: 提高技巧:操作 分析 吃苦耐劳: 勤奋严求: 第四章 医学电镜样品的制备方法 第一节 TEM样品的制备方法 一、概 述 自1957年英国Huxley设计出超薄切片机以来,TEM技术迅速广泛应用。样品常规制备是最基本、最常用、最关键的技术,而其它样品制备技术,如:EM细胞化学、免疫、冷冻样品、原位杂交及放射自显影等技术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 TEM观察样品是超薄切片,可了解细胞内部微细结构。样品要达到以下要求: (1)细胞结构保存良好,无物质凝聚,丢失或添加等人工效应。 (2)切片厚50?70nm,最多不超过100nm。较薄分辨率较高,但反差低;较厚反差好,结构层次重叠,分辨率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