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栽培稻主要驯化性状的研究进展.pdfVIP

亚洲栽培稻主要驯化性状的研究进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亚洲栽培稻主要驯化性状的研究进展.pdf

HEREDITAS (Beijing) 2012 11 , 34(11): 1379―1389 ISSN 0253-9772 综 述 DOI: 10.3724/SP.J.1005.2012.01379 亚洲栽培稻主要驯化性状研究进展 1,2 2 2 区树俊 , 汪鸿儒 , 储成才 1. , 510006; 2. , 100101 水稻是研究谷类作物驯化的良好材料, 其中种子落粒性消失、休眠性减弱和株型上的变化是水稻驯化过 程中的3 个关键事件, 造就了高产、发芽整齐及可密植的现代水稻。落粒性丧失一直被认为是野生稻驯化形态 学上的最直接证据, 而控制落粒的主要基因Sh4 和qSH1 分别暗示不同的水稻驯化历史。种子休眠性的减弱适 应了现代农业生产上同步发芽的需求, Sdr4 、qSD7-1 和qSD12 基因是目前已知的调控种子休眠性的3 个关键位 点。野生稻匍匐生长等特点与其长期所在的易变生境有关, 而栽培稻的直立生长形态则适应了农业上密植生产 的需要, 受PROG1 等基因控制。野生稻的异交特性促进了驯化基因在群体间传播, 而自花授粉则使驯化基因得 以稳定遗传, 从而加快人工选择的累积。目前的水稻驯化研究侧重于单基因或一些中性标记, 而对控制驯化性 状的网络化通路的进化研究却相对缺乏。随着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深入, 驯化性状的分子机理将会被全面揭示, 而基于此的网络化通路研究必将更加真实地反应水稻驯化过程。文章综述了水稻关键驯化性状分子机理的研究 进展, 为驯化基因网络的研究提供参考, 也为水稻分子设计改良提供新的思路。 水稻驯化性状; 落粒性; 种子休眠; 株型; 功能基因组 Major domestication traits in Asian rice 1, 2 2 2 OU Shu-Jun , WANG Hong-Ru , CHU Cheng-Cai 1. School of Bioscience Bio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Genomics,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Rice (Oryza sativa L.) is an excellent model plant in elucidation of cereal domestication. Loss of seed shat- tering, weakened dormancy, and changes in plant architecture were thought to be three key events in the rice domestication and creating the high-yield, uniform-germinating, and densely-planting modern rice. Loss of shattering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direct morphological evidence for identifying domesticated rice. Two major shattering QTLs, Sh4 and q

文档评论(0)

hblybd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