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苏教版语文选修《菩萨蛮》word教案.docVIP

2016苏教版语文选修《菩萨蛮》word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苏教版语文选修《菩萨蛮》word教案.doc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教案 江苏省丁沟中学 陈庆德 教学设想: 《唐诗宋词选读》第十二专题是:“龙腾虎掷的稼轩词”。该专题有4首,2首教学篇目,2首学生自学或老师选教篇目。本课要学的两篇,一篇是自读篇目,一篇是教学篇目。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三大问题:1、读懂,理解字词句子;2、理解词的情感思想;3、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学习中以诵读为主,在多读中逐渐推进学生的领悟能力;配以适当的赏析题,引导学生走上探讨之路。 专题目标: 1、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能够初步了解辛弃疾词雄深雅健的艺术风格。 2、能够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苏轼、辛弃疾词的杰出成就、不同风貌。 3、.能了解典故的类型以及在诗歌中的作用。能够对诗歌中精警的名句进行鉴赏。 4、能够通过对诗歌意境(境界)的体验、鉴赏,了解意境的艺术魅力。 5、能够结合本专题的学习,尝试风景名胜联(或写景抒情联)的拟写。 本文增加目标:初步了解辛弃疾的词风,赏析词中的意境。 教时设置:1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南宋还有一位大文学家,就是辛弃疾,前人曾有人称他为“词中之龙”,说他的词是“龙腾虎掷”。辛弃疾最大限度地开拓了词的境界:在内容上,包罗万象,如万花竞春,尤以气入词,充满狂放精神;表现方式上以文入词,用以抒情,用以咏物,用以说理,进一步解放了词体;语言上熔铸百家,为我所用,五光十色,光怪陆离;风格上亦刚亦柔,亦庄亦谐,其繁富多样为两宋其他词人无法比拟。今天我们学他的两首词《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二、教学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1、朗读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2、看注解,补充了解作者和背景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辛弃疾在政治上,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一生郁郁寡欢,不得志。所以,他用诗词来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他的词充满一股豪放的阳刚之气,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写这首词时,作者驻节赣州,常来往于皂口,这是一次在皂口一墙壁上的题字。 3、根据诗词的特点,合理想像,理清全词大意 ( 郁孤台下赣江的水清澈呀,有谁知这里面落入了多少背井离乡人的泪。面向西北眺望故都,可惜有无数座山遮挡。 青山再高,也遮不住滚滚东流的江水。傍晚行于江边,正让我惆怅,岂知又闻深山里传来了鹧鸪的啼声。) 4、赏析(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准备班级发言) (1)前人评价这首词的手法是“借水怨山”,试加评说词中的山和水这两个意象和情感。 ( 上片寓情于景。前两句以虚笔写“清水”,带出一个“泪”,表现山河破碎的憾恨,后两句写对故都的眺望,引出山的遮挡,表现对旧都故国的无限思念,以上,在情感上是抑。下片前两句借山说水,渗透出出一股豪放之气,在情感上是扬;后两句又借眼前之景,一边是江,一边是山,一像一声,渲染出内心深处的“愁”,又是抑。) (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一句,现在常常被引用,说说这句在本词中的含义和现在引用的含义。 ( 本词中的含义:青山再高,也遮不住滚滚东流的江水;国家虽然残破,但我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不变。现在引用的含义:客观规律不可抗拒,历史毕竟要发展,表达一种哲理。) 5、背诵。 三、教学《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1、朗读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词为宋孝宗乾道四年至六年(1168~1170)辛弃疾任建康府通判时所作。这时作者南归已经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不能实现杀敌报国的愿望。当他登上南京的赏心亭,满腔悲愤倾泻于笔端。 3、根据诗词的特点,合理想像,理清全词大意 (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楚天——(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 遥岑远目——(即远目遥岑,眺望远山。) 螺髻——(螺形的发髻。) 断鸿——(失群的雁。) 江南游子——(作者自称。宋时建康属江南东路,故云。) 吴钩——(一种弯形的刀。) 季鹰——(张翰字。《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米、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求田问舍——(买地置屋。《三国志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